首先订立群经营计划表
选定共性好友及主题
用“五同”法圈定共性好友
同乡:老乡群,可以是省级,市级,县级,乡级;
同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培训班;
同宗:老家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婶婶,伯伯伯母;
同事:以前公司的,现在公司的;
建群1、邀请进群
常用方法:
一对一邀请
朋友圈发二维码
群成员邀请
线下活动面对面建群
特别注意:在邀请的时候需要和被邀请的打好招呼!
2、设立一个群规、明确建群目的
线上线下互动
1、线上活动
频率:至少争取每周都有
内容:符合群主题
方式:讲谈、红包福利、问题解答、产品推荐
成功使用攻略:“群专题讲座”操作
2、线下活动
频率:至少每月一次
方式:聚会,旅游,比赛
最后在群经营中一定要做好用户的筛选和分类。
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的衬托,是因为我们要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社群运营更是如此,很多人把社群运营成了死群,就是因为缺少了仪式感。
某公司高级社群运营经理曾阐述:一个好的社群运营,必须打造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分为三大因素:第一,要有固定的开始、结束的时间;仪式风格要有明确的形式。第二,要有固定的活动周期,让群员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并逐渐培养出习惯;第三,要不断设计参与行为、塑造参与感的仪式。
举例说明:一个分享新媒体运营的群里,只要通过小程序购买课程后,即可获得入群资格,紧接着会获得个人编号,有公告和禁言,有庄重感。核心小伙伴入群,爆照甩节操秀下限,有欢快轻松感。
之后,这个群设定的活动周期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8点推送早报、
每周三20:00—22:00开展读书分享、
每周六下午16:00—18:00进行话题讨论。
他们用固定的具体场景让群员形成依赖。为了提升群员参与度,他们还开展了读书活动,读书期间可以设置每日打卡活动,在群内晒笔记、晒心得;读完书可以组织话题讨论,邀请群成员对所读的书进行语音解读。并且偶尔,他们还会组织线下活动,让大家穿着统一的服装、佩戴统一的手环或胸贴。
1、社群运营中为什么需要仪式感?小时候玩过纸飞机的都知道,掷出去之前,先向飞机头吹口气,然后在掷出去,似乎这样能飞的更高,飞的更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飞更高,飞更远,但是这个动作却一直会做。
这,就是一种仪式。
借由仪式带来仪式感,来强化某种事情的重要性,暗示自己必须要重视这件事。2、建立社群运营的“四感”首先来看秋叶大叔和、敏妈、秦阳在社群营销实战手册上写到的——社群运营要建立“四感”,分别是仪式感、参与感、组织感和归属感。你看到了什么?你是不是看到了每个案例都很实用。但是如果你能把这四个感一同结合,互用互通,马上仪式感就上来了。
在社群运营中,仪式感的作用非常明显。别看是一个简单的刷屏,其实就是一个最常见、最有效的仪式感。
刷屏,这是一件最常见、最有效的仪式感。比如:用红包给小伙伴d打call变成某高能小伙伴今天生日,大家纷纷给他打call送祝福,这是一种既让学员感受到仪式感,又是成员参与感、归属感的体现。
再如:特别是用红包刷屏、用大红包、有意义的大红包刷屏的仪式感。
想象一下你老公在情人节给你发520大包的时候。这个场景,是不是很温暖,是不是感觉他很爱你。是不是还要截个图发朋友圈秀一下?
3、社群仪式感举例罗辑思维:成为铁杆会员不仅仅有钱就行,还得老会员推荐,构成一种仪式感,还增强了门槛与新老人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弱关系。秋叶ppt:学院购买课程,获得入群资格后,会获得个人编号,有公告和禁言,有庄重感。核心小伙伴入群,爆照甩节操秀下限,有欢快轻松感。十点读书:是十点读书会的训练营每次开营都会有开营仪式和结业仪式,给社群参与人员强烈的仪式感,去认真严肃地对待100天的训练。
4、专属社群仪式感【案例】打卡交作业,积分仪式感。最后再加一个经典案例那就是那次【社群运营官特训营】,每天看着各种高能小伙伴的作业就够自己飞很久了,还要看一下积分榜。看看自己有没有上精选,导师有没有留言,伙伴打call还要一一回复,确保自己有存在过。
为此,很多小伙伴每天半夜废寝忘食的写作业,再忙再累深夜不忘占坑打卡,将作业打卡深深的融入到了骨髓的仪式感。
5、总结现实生活中,我们被拉入某个微信群之后,最开始的状态都十分活跃,但是时间一长之后,就会发现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后来,只有发一个红包,才能把群里的人给炸出来,然后又转瞬间恢复平静。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其实是因为,偶然间的一次分享或者心血来潮,吸引大家来讨论某一个话题,大家根本不知道这个社群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到底是做什么的、什么时候应该参与、自然更不会对社群的活动产生心理预期。这种社群,一点仪式感的操作都没有,所以大家最后都不再关注了。
仪式感可以让社群的成员拥有期待感和幸福感,最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有归属感,这一点社群运营必须重视。
更多社群营销知识关注公众号:健康观念知识
人是社会性动物,仪式感是群居性动物的心理需求,社群本身就是聚集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他们往往更渴望通过某种仪式来获得对社群的归属和价值。而仪式感恰好在社群运营中能产生价值观的认同,能形成社群的文化,让社群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