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句话实在是唯心主义思想,强调了“命”的极端重要性,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是不可否定的客观真理。但是“人”具有探索自然和开发自然的能力。“人定胜天”强调了人的重要作用,人是能够改造世界的。
人的命运也是会改变的,有的人通过刻苦努力,从贫寒走向富裕,从平民走向贵族,这些例子数不胜数。就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吧,原来的出身也不过是个极为贫寒的农民家庭,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但他通过自己的智谋和胆略,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如果我们只认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岂不是“宿命论”的观点,那就不要奋斗努力了吗?“宿命论”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将“命”比喻一种“规律”,那么适时的顺势而为也是智者的所为。服从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选择,在适当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那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是,如果一家子闹得鸡犬不宁,那又如何是好呢?
(我们常说鸡犬相闻,也常说鸡犬不宁)
鸡犬不宁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这只鸡和这条狗的身上,反而常常是被外人闹的。在大多数的场合之下,鸡犬相闻、炊烟袅袅是祥和自然的常态。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鸡与犬不能和平相处。所以,那种觉得属鸡的与属狗的不相般配的联想,肯定是想多啦。
鸡犬不宁的出处,来自于唐代大文豪柳宗元。他的仕途不顺,被贬湖南永州。永州地处偏远,瘴气弥漫而多毒虫。特别是,有毒蛇经常出没。柳宗元在《扑蛇者说》中言: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可见,不论是鸡鸭鹅犬,这些家禽也与家人们一样,都是被外界骚扰的受害者哦。
(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雕像)
那么,为什么鸡犬不宁这个成语的意思,会在人的身上发生岐变呢?这是由于民俗的影响。我们知道,在12生肖之中,有属鸡的,也有属狗的。显然,按照属什么就像什么的套路,属鸡的与属狗的,各自有他们各自的特点。
属鸡的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打鸣所以反应敏捷;因为叽叽喳喳而擅于社交;因为羽毛艳丽所以喜欢打扮和炫耀。如此等等,都是把鸡的性格特点弄到人的身上了。
属狗的有什么特点呢?因为忠诚所以为人可靠;因为老实而值得信赖;因为勇敢而让人觉得踏实。如此等等,也是把狗的秉性加诸于人的身上了。
(走在路上的青年男女,憧憬着未来的幸福)
男女之间的爱恋以及家庭的和睦,取决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也考验着当事各方的抗击外界流言蜚语的能力。当然,一旦闹到鸡犬不宁的程度,也必须从自身找找原因,把全部责任都推卸到对方或者外部,也是不足取的。
同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应该体现出一种坦然接受的心态,而不应该是所谓认命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凡事都不能走极端。因为,在整个自然界,在鸡犬之间,在人与人之间,矛盾无处不在。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大家和谐相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总之,不认命、不信命;不骄矜、不妄为;重视自己也正视别人。在矛盾中求发展,在对抗中求和谐。只有如此,大家伙才能相安无事,才不至于闹到鸡犬不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