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时间久了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就吵架,怎么去沟通
不沟通就是最好的沟通。这是对你说的“夫妻时间久了没有共同语言”而言。绝对不是玩笑。夫妻久了,说明你们已经不是夫与妻了,而是相依为命的“铁伴”了。我以前读过一首写夫妻的元曲,记不完全,大意是:我们就象两个泥人,一个是我,一个是你,吵过来,吵过去,把它们打碎,混在一起,再揑一个我,再揑一个你,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夫妻。这样的夫妻还要沟通么。所谓夫妻感情,那只是随生随灭的一种感觉。任何感觉都不会长久,因为被感觉的一方是会变化的,感觉的一方的感觉器官也会老化麻木的。结了婚,便是打碎了两个泥人,重新揑的就不是婚前的那两个人了,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新人了。
我和老伴今年除夕正好结婚五十年,我们连结婚证都没开,就随便在一起鬼混了五十年,儿孙满堂,我准备到时庆祝一下,写了一副对联:
移花接木情入骨
依命许身意从天
横批,啼笑姻缘
夫妻结合就花与木嫁接一样,互相溶入骨头里去了。凭依命运以身家性命互相许诺不可更改,这是顺从天意呀。横批是近代作家张恨水的一部小说名。那对姻缘不是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过来的呢?
写到这里,也许会读懂了夫妻之间的斗闹不用沟通的理由吧?
男人过了50岁,还会对外面的女人动心吗
男人过了50岁,仍然会对外面的女人动心。我认为这与男性的心理有关,也与其夫妻的性生活有关。
男人过了50岁后,生理机制已出现了明显衰退,雄风不再,因此产生一种性焦虑,但心中更加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性。鉴于生理的特性,男人往往把自己的性能力视如生命。随着岁数的增长,虽已不济,但不肯就此败下阵来,心中还渴望着。我年轻时常去村中磨坊与一女会计玩,也多次遇见一老男人在那,瞪着一双色迷迷的眼,直盯着那女会计,如同一只狼见到了羊,垂涎三尺,那女会计厌恶之极,碍于辈分等原因,不便发作,对他斜睨冷视,我俩共评其为“老不正经”!
由于女人过了五十渐渐进入了性冷淡,与自己的男人只有应付,没了激情,甚至极度排斥,这也导致了男人对外面的女人的更加心动,渴望能得到异性的关爱。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最终会至无力空欲。由于男人的一己之欲,加上有的夫妻双方感情不深,到了老年,常会发现一些夫妻吵些无名之架。甚至一些老年夫妻吵架而导致分居,大概与这事脱不了干系。我大连的一个远亲就是这样,分居了十几年,快到八十了,老夫妻才终于又合好了。
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不是去支持人的过分的欲望,而只是来分析这种人性的特点。人应当安守本分,遵从自然的规则,不要让自己的欲望疯长。要做德高望重长者,晚节留香。
孩子三岁半了,总是喜欢发脾气,该怎么正确引导呢
3岁的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当其独立性要求受到限制而又不能很好表达时,常会以发脾气表不对抗。父母长辈难免会宠爱孩子,但过度溺爱会滋生孩子任性、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劣性,令父母很苦恼。
孩子不听话、小任性有时候会不分场合,尤其是公共场合会导致父母的很尴尬。长久下去对孩子日后良好品行的形成非常不利,长大后会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暴躁,与他人相处困难。
当孩子发脾气时不宜一味的迁就怜悯,否则会助长他发脾气的劣性,愈发愈烈。这时家长可采取分散注意力、冷处理或引导法来纠正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来,暂且不理睬,忽视他,可以先让孩子充分的发泄。
另外,教育方法要一致,不要看到孩子一哭就心软。当孩子撒泼时无人理睬,孩子通常就是哭闹、打滚。但是时间久了当无人应答时,他便会逐渐停止。当孩子安静下来后父母要给他讲清这样做是不应该的,父母都不喜欢撒泼的孩子,让他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能满足的就满足,但应作为对他发脾气的一点惩罚,孩子的要求要延后满足。不能满足的要给孩子讲明道理,逐渐改掉孩子发脾气的坏习惯。更不可让孩子养成为满足条件时,就以哭闹变成要挟家长的砝码。
只要家长态度一致,坚持不懈,不要和孩子“硬碰硬”,也不要和孩子较劲,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事情,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如出现过激行为,家长可介入并阻止,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评。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宝宝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