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整合营销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本问题:
何为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的特点是什么?
以百事可乐2015年“百事挑赞”为例解析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的定义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整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念与方法。简而言之,整合营销就是将各个渠道融为一体,彼此联系,相互协调,以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整合营销的特点整合营销是信息的全面整合:
整合营销与传统的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独立营销有着本质的区别。整合营销要将广告、包装、事件、促销等多个独立的活动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其相互配合。使各个渠道向顾客传递的信息都是一致的,以便顾客对品牌形成准确的印象。
整合营销是传播工具的整合、优化:
整合营销是基于对消费者的了解,包括主要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分布、产品偏好、信息接触渠道等等,然后选取集中信息传播工具组合成最有效的传播方式。
整合营销以市场定位为导向,主攻目标群体: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有效营销的前提。整合营销以市场定位为导向,针对目标群体的偏好、行为习惯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整合营销绝不是泛泛的宣传。
整合营销是4P全渠道的整合:
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是最基本的营销策略,整合营销是对这四个策略的全面整合,每个策略都与产品的市场定位密切联系。
看“百事挑赞”如何进行整合营销2015 年,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内重启 40 年前的「Pepsi Challenge」主题营销活动,重塑品牌在年轻人心中「酷」的形象。结合「挑战」与「点赞」,百事可乐将「百事挑赞」定为中国战役主题,鼓励 90 后尝试不同挑战,号召更多人为他们的挑战点赞。
百事可乐的定位是“年轻人的可乐”,将个性张扬、活力十足的年轻人设定为自己的消费主力,而百事可乐也一直投年轻人所好,“百事挑赞”自然也不例外。
从“酷”、“点赞”、“挑战”这些词汇到李易峰等新生代明星,无一不在讨好年轻人。传播工具选择了深受年轻人追捧的微博,15年的“百事挑赞”可谓是刷爆网络。 百事还在朝气蓬勃的大学校园里举办“百事挑赞校园最强音”,制造热点事件进行炒作,并且热点事件从未脱离百事的市场定位,与“年轻”、“活力”紧紧相扣。在这次的营销中,百事挑赞成功重塑了“酷”的形象,这也成了整合营销的经典案例。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点赞,评论,私信与我交流,我有更多文章、回答等你品阅。
商业战争亦是人的战争,百事可乐的成功,怎样指导我们的人生
商业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与战争一样都是在“你死我活”的较量与斗争中谋求生存、发展和掠夺,只是相比硝烟弥漫的战争进行的文明一些,然而结局却往往与战争一样残酷。红色包装的可口可乐和蓝色包装的百事可乐就上演过这样的商业战争,“战争”的结局是蓝方百事可乐以弱胜强,抢占了红方可口可乐的半壁江山。笔者为军事领域创作者,恰逢谈及红色包装的可口可乐与蓝色包装的百事可乐之争的话题,我们就把双方比作士兵演习中的“红军”和“蓝军”对抗吧。
读过《孙子兵法》的朋友应该知道主要孙武在书中阐明了战争的基本原理,但其思想精髓同样适用于企业经营和经济管理,《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主张凡是用兵,要深思熟虑,要以五事、七计为宗。首先要考虑分析、筹划、计算敌我双方的战斗能力,分析双方优劣、利害、得失,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孙子赞成国家制定战略、决策,指挥员组织和指挥作战,首要条件要施谋定策,先求运筹于帷幄之中,然后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个是市场领导者,一个是市场追随者(挑战者)。作为市场追随者,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向市场领导者发起攻击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是参与竞争,但不让市场份额发生重大改变。显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百事可乐公司发现,后一种选择连公司的生存都不能保障,是行不通的。于是,百事可乐开始采取前一种战略,向可口可乐发出强有力的挑战,这正是二战以后斯蒂尔、肯特、卡拉维等“百事英才”所做的。
在战略上,红军可口可乐依旧采用“百年可口可乐”的情怀牌,而挑战者蓝军百事可乐自知如果贸然跟随红方使用这种战略进行营销的话势必被动,所以蓝方采用与红方完全相反的战略,那就是主打“新一代”招,把目标定位在青年人身上。战役部署上则采用“避实就虚”,蓝方实力不及有“百年”招牌的红方,没有有能力像红方那样铺天盖地的做广告,所以蓝方首脑索性不在广告量上与红方死扛,而是根据既定的战略思想把广告打在青年人最喜爱的明星身上,邀请流行音乐教父迈克尔.杰克逊等明星做广告代言。战术上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游击战书,把广告重点放在青年人聚集的地方。
蓝方善于主动出击,打击要害,广告做得最成功的不只是邀请MJ做代言上,还有一次是尝试让苏联领导人帮做广告!1959年,美国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百事可乐集团董事长肯特利用他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之间的特殊关系,要求尼克松“想办法让苏联领导人喝一杯百事可乐”。尼克松显然同赫鲁晓夫通过气,于是在各国记者的镜头前,赫鲁晓夫手举百事可乐,露出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这是最特殊的广告,百事可乐从此在前苏联站稳了脚跟,这对百事可乐打入前苏联国家和地区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百事可乐虽然进入了前苏联市场,却未能实现在前苏联建立工厂,垄断可乐在前苏联销售的计划。于是,1975年,百事可乐公司以帮助前苏联销售伏特加酒为条件,取得了在前苏联建立生产工厂并垄断其销售的权力,成为美国闯进前苏联市场的第一家民间企业。这一事件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各家主要报刊均以头条报道了这条消息。
事实证明蓝方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百事可乐只有30多岁的经理约翰•斯卡利坚信:“基于口味和销售两个原因,百事可乐终将战胜可口可乐”。这一预言现在终于变成了现实,在百事可乐发起挑战之后不到3年,美国《商业周刊》就开始怀疑可口可乐是否有足够的防卫技巧和销售手段来抵御百事可乐的猛烈进攻。1978年6月12日,《商业周刊》的封面赫然印着“百事可乐荣膺冠军”。A•C•尼尔森关于商店里饮料销售情况的每月调查报告也表明:百事可乐第一次夺走了可口可乐的领先地位。这场红蓝双方的商业对抗终于在1990年得出分晓,蓝方百事可乐成功占领红方可口可乐一半的市场份额。虽然结果是双方打了个平手,但对于弱势的一方百事可乐来说却是一场完胜,不但没有被市场淘汰,反而发展为唯一能与雄霸天下的红方可口可乐分庭抗礼的饮料界扛把子。
值得深思的是,百事可乐虽然步步为营取得商业竞争主动权,却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把可口可乐打趴下,而是继续与之纠缠竞争至今,这是为什么呢?正如朱博宇先生所说: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一弦独奏,难及琴弦共鸣.正如那生长在干旱无雨环境中的龙血树,滋润土壤的雨水反而滋养了自己的枝叶,蓬勃生长,生生不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追逐成功的路途上,孤独前行的勇者难达终点,而携手并进,合作双赢的人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也许战场上“活捉满广志”的惨胜才是我们最期待的结果,但是在商场的“双赢”恐怕才是强者真正的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