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信头像文章 > 孩子总说「我不会」,父母应该怎么做?

孩子总说「我不会」,父母应该怎么做?

作者:   来源:  热度:890  时间:2020-06-26









3 岁的毛头最近迷上了拼图,能把一个拼图完整拼出来,小家


3 岁的毛头最近迷上了拼图,能把一个拼图完整拼出来,小家伙兴奋极了。这天,毛头又想玩拼图了,可是怎么也拼不出感觉。他开始着急起来,非要我帮忙。


刚想帮着拼一下,突然意识到,最近毛头都不怎么自己拼,每次都是自己拼了会儿就放弃,要我帮忙。如果不帮他,他干脆不玩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这样的场景。遇到孩子求助,心里开始犹豫:要不要帮忙?怎么帮?帮到哪一步?


孩子为什么老说自己不会?

是故意的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有些父母比较心急,认为「都教过好多次了还不会」,觉得孩子不认真学,甚至是故意捣蛋,于是发狠话:


这是最后一次了,之后我不会帮你了。

教你这么多次都不会,你是不是故意的?

上次教过你的,你自己要动动脑筋呀。

......


其实,在解决怎么帮孩子之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独立的自我评价。但孩子尚未掌握足够的技能,很多事情做不好,缺乏成功体验。加上心智发展还不完善,使得他们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


这种判断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完成某个任务的能力(Flavell, 1979)就叫「元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觉察、理解和判断。而这种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启蒙和练习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有的家长肯定发现,明明上次教过,或者娃动一下脑筋就能做到的事情,娃也总说不会。这并不是娃学得不认真或故意的,而是因为孩子的元认知不足。


元认知不足的孩子,教他怎么玩拼图时,很可能就是机械地模仿,而不会有意识地思考:拼图的方法是什么?


这也是孩子老要妈妈来的关键原因之一。即使这次在你的帮助下,依样画葫芦地拼好了图。但没有真正掌握拼图的方法或技能,下次再遇到困难就不足为奇了。


看到这儿,有的家长可能觉得,那是每次都要帮孩子吗?


过度帮助,可能会变成

「好心办坏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当孩子要你帮忙时,有些家长很热衷于帮助孩子。


积木搭这么高,肯定会倒的,你搭到这里就可以啦。

这个拼图是眼睛,要放到这里来。

小铲车用来装沙子,不是用来装娃娃的。

......


但这种帮助,并不是一个好事。


用一个很时髦的词来形容,叫做 「Hlicopter Parent」直升机父母,指的是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身边盘旋,成为了直上直下、无处不在的「直升机」。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总是帮孩子做事,为孩子做决策。


在这种帮助下,孩子怎么能独立上路呢?看到这儿,家长肯定很焦虑,不能当个甩手掌柜,也不能成为直升机,那帮的度在哪儿呢?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参考标准:不要代替孩子思考,而是教孩子思考。


孩子说不会,这样帮忙最有效


图片来源:giphy.com


1、提供支架的重点是,展示父母的思考过程


全美儿童教育学(NAEYC)颁布的发展适宜性实践DAP(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指出,儿童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人指导孩子的过程中要以互动的形式开展。也就是说,孩子在做事时,父母在关键时刻,帮助孩子搭建解决问题的支架。这种帮助也被形象地称为支架式支援


支架式支援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


1. 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和本身能力是前提。目标根据孩子的能力,随时调整和变化。

2. 搭建支架时,不仅提供技巧上的提示,也要展示父母的思考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孩子寻求帮助时,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提供一些支架,比如自己先做一遍,然后让孩子模仿。但是很容易忽略一个重要步骤: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


图片来源:giphy.com


怎么展示呢?很简单。下次遇到宝宝求助的时候,用简单的句式,把我们的思考过程,大声说出来,讲给孩子听


比如我会拿起毛头手上的拼图,然后一小步一小步说出来:


第一步,我们看看,手上这块拼图应该是什么?(毛头可能会说是眼睛)


第二步,如果是眼睛,想一想眼睛应该放在哪里呢?(毛头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这个眼睛放在哪里)。你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对吗?


第三步,我们好像在放眼睛这里遇到了困难。我们能不能找找,有什么什么东西帮我们找到眼睛的位置呢?(毛头可能会说,放到鼻子上面)。你找到了鼻子作为参考,这一点很有帮助。


第四步,好的,我们先把眼睛放到鼻子上面来。咦,好像不行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是哪里不对呢?(毛头可能会发现两边的凹槽对不上)


你看,这块眼睛的左右有凹槽,但是拼图是右边有凹槽,难怪放不进去。我们找找右边有凹槽的眼睛的吧。


孩子通过模仿家长学习,这一点对孩子非常重要。这种给思路又给演示的支架,会让孩子逐渐意识遇到问题该如何思考。


2、和孩子一起做总结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giphy.com


当我们把问题解决后,和孩子一起做个总结,让孩子有意识地觉察到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也是锻炼孩子元认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


比如,可以由浅入深地问问孩子,你还记得我们拼图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是什么吗?等孩子表述完之后,基本可以判断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什么。同时,不管孩子表述了什么,都不要去评判对错,孩子的能力有限,学习如何思考需要漫长的过程


如果孩子大一点,可以进一步引导,如果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你可以怎么做?你觉得可以从哪里开始?


整个过程,大家可以总结成一个简单模型:读思达


,可以是读图、读文字,也可以是观察树、观察蚂蚁等。比如孩子想组装一台小铲车。可以用铲车图片或者模型,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发现。


,就是思考。铲车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包含什么东西?


,不仅是口头表达,绘画、表演、组建模型等都是表达方式。比如,孩子搭了一个全红色的超大铲车。


整个过程,也是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慢慢地,孩子遇到问题时,就会尝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和解题步骤,也才能发展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经由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 Birdy、香港大学神经语言学博士 杨炀 审核

作者:秦丽丽(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策划:王爷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

1.Bowlby, J. (1969).Attachment and loss. (OKS Print.) New York: Basic Books.

2.Bredekamp,S.&Copple,C.(Eds.).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Washington,DC:NAEYC,2009.

3.Flavell, 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06–911.

4.Gestwicki,C.(Eds.).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United States:Thomson Delmer Learning,2007,12,29.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