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信头像文章 > 10岁女孩“缪可馨之死”,揭露了中国教育的一个残缺真相

10岁女孩“缪可馨之死”,揭露了中国教育的一个残缺真相

作者:   来源:  热度:976  时间:2020-06-21








作者 | 叶丫丫
来源 |男孩派(ID:boy666dj)

最高等的教育

作者 | 叶丫丫

来源 |男孩派(ID:boy666dj)

最高等的教育是,教会孩子热爱并珍惜生命。

01
那个10岁的孩子,跳楼了

这是几天来,最让人心痛的消息:
6月4日下午3点14分,常州市金坛河滨小学,五年级的缪可馨,刚刚上完两节作文课。
紧接着,她走出教室,爬上栏杆,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结束了年仅10岁的生命。
而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可能是那篇被老师批改过的作文。
小可馨在文中写道: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

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

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老师针对这段话,给出的点评是“不够正能量”。
随后,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我们在为这样的惨剧悲痛的同时,也在声声追问:
一个五年级的小朋友,怎么就因为一篇作文,从高高的四楼跳下,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呢?
我们无法探知,小可馨临死前的绝望,但尽管再悲伤,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这个10岁的孩子,因为那一刻的崩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悲剧已经发生,无法逆转,但我们应该扪心自问:
什么时候,生命在我们的孩子眼里,已经变得如此轻易可抛了?


02
无数惨剧背后,是生命教育的缺位

无独有偶的惨剧,总是相似:
5月6日,西安一名9岁的女孩,留下两封遗书后,从高楼跃下,不治而亡。
遗书上,稚嫩的笔迹写着:

“妈妈,这是我的选择。”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

而这个孩子之所以选择自杀,仅仅只是因为完不成老师的作业而已。
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可在孩子眼里,却成了比命还重要的,天崩地裂的存在。
有人说:“这世上,每一天每一秒都在发生悲剧,作为一个不再单纯的成年人,我可以漠视很多苦难,但惟独对孩子的不幸,依然会揪心痛苦。”
2020年才刚刚过去一半,但这些孩子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2020的上半年。

4月23日,安徽郎溪,初一女生元元,在开学第一天,从4层的宿舍楼跳下,当场身亡;

4月13日,江苏无锡,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跳楼自杀;

4月7日,江苏南通,15岁男孩从19楼坠落,不幸身亡;

3月24日,河北邯郸,9岁的孩子因未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踢出“钉钉群”后,从15楼跳下,不治而亡;

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12岁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家长严厉训斥后,从楼上跳下,抢救无效身亡。

……

一次次重复发生的悲剧,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在教育中,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些,生命底层最重要的东西:
孩子对于生命的真切感知,以及,对于生命不可重复的理解。
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曾指出:
中国儿童自杀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这些孩子当中,大多数甚至尚未建立起对“死亡”概念的正确认知,便踏上了一条无可挽回的绝路。
一件在大人眼中可有可无的小事,成了他们“死亡”的导火索。
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所映射的,不仅仅是孩子们脆弱的心理承受力,更是生命教育的缺位。
好的生命教育,不仅能教会孩子敬畏生命,还会建立他对自我生命的认同与珍视。
这样,孩子在面对生活的磨难和阻碍时,才不会轻言放弃,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03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白岩松说:“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的确,我们的家庭教育、校园教育、社会教育都遗漏了“死亡教育”这一课。
而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台湾教授张淑美曾指出,儿童在四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缺失死亡教育的孩子,并不理解生命的不可重复之重,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因为他们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感。
不禁想起,网上曾有过的一个调查视频。
有人就“死亡”这个话题,采访了一些10后小学生
在采访中,大多数小朋友表示:“死亡,是家里大人避而不谈,不会主动提起的话题。”
很多时候,孩子遇到极端的事,总想着用死来解决,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生与死到底意味着什么,以为死亡就是睡一个长长的觉,或者活着不开心,那就去无忧无虑的天堂好了。
于是,缺失的死亡教育,成了悲剧的源头。
而在这个调查视频中,有一位小朋友的回答,却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
他说:

“我们谈论死亡,是为了能让我们更珍惜今天。

你要想过好每一天,就要把每一天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

他甚至还用一句话,对死亡做了一个精辟的解读:“死亡是给你圆满或者不圆满的人生,画一个句号。”
或许是小朋友们,对于死亡千奇百怪的解读,触动了网友们的心弦,网友们也纷纷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就像有位网友说的:

“其实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比我们想象中的高很多,懂得也比我们认为的多很多,与其让他们从不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途径,了解死亡,还不如提前进行正规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并不可怕,只有知道什么是死亡,才能更好的面对它,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深以为然。
生命一旦消逝,就无法重来,只有让孩子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失去了便无法再来,才会让他们学会珍惜健康和生命。
就如乔布斯所说:“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好的死亡教育,能让孩子更加珍爱生命。
04
保护孩子的最好方式,教会他生命第一
豆瓣上,有位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特别有借鉴意义:
朋友6岁半的儿子,把家里的小兔子踩在脚底下揉来揉去,不小心踩死了。事后,孩子跟爸爸解释,他没有想到兔子会死掉。
后来,爸爸让孩子做了三件事:
1. 用铅笔写了100遍:小兔子,对不起!
2. 自己扮演那只兔子,和儿子进行了一场动物和人类的对话,告诉他,小兔子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3. 要求儿子拿出10件玩具送给小兔子玩,并且和他一起,把小兔子埋葬在了小树林里。
在埋葬小兔子的时候,孩子哭了,他亲眼见证了死亡的不可逆和残酷,也深切明白了生命的可贵。
这位爸爸的做法,无疑是给孩子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
相信这段经历,在孩子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会留下无比清晰且深刻的记忆。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的完好,才是教育的前提。
无论在什么境遇下,我们都要时时刻刻告诉孩子:

“宝贝,你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同样的,也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不讨厌你。

但爸爸妈妈会一直爱着你,喜欢你的人也会一如既往喜欢你。

别去讨厌自己,讨厌这个世界,更别做伤害自己的行为。”

家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
外面的世界,充满着难以预料的未知,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铠甲,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珍视,教会他生命第一。
就像拾遗君曾说的:“我们一定要给孩子灌输生命底线教育,生命高于一切。
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失败,都不能选择结束生命,自杀是解决问题中最愚蠢的办法。

05
悲剧,不应该再重演

有人说:“悲剧留给活着的人的最大意义,就是反思,在反思中汲取教训,不要让悲剧重演。”
我们无法挽回的是,10岁的缪可馨,再也回不来这个世界。
但我们能做的是,还有无数的“缪可馨”,等待着一场缺失的生命教育
最后,借用作者燕梳楼说一段话:
“我们都曾经、现在或者将来有孩子,所有关于孩子的,我们都不应该漠视。”
“记住,那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那是我们的已失去和将发生!”

*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MORE|父母课堂


更多好文章
请关注父母课堂

你若喜欢,为父母课堂点个在看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