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是一个理科非常强的学校合肥市老年大学官网,可以说理论物理方面不亚于清华。但是排名不高因为她的综合实力比较差,这里的综合实力包括教师数量,学生数量,专业规模,地理位置等。。。
中科大一直不扩招,一年本科生只招1800个,专业也偏理科话,本科好像没有文科专业。而且合肥近来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很多一线城市比,还是比不了的!
但是这所学校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学校里大家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当然也有例外,但是这里的整体氛围,给人的感觉很安静,大家都可以静下心来!
华为集团的老总任正非曾经不无感慨地说过,“中国之大,只有这里才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中科大求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远离新闻中心和政治中心让她失去了一些在新闻媒体上频频曝光博取知名度的机会,却也因此而让她的非凡成就与杰出毕业生为全世界所瞩目,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不管怎么说,中科大确实很强,日本东京大学校长曾经说她是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也说过:“上学去清华,读书到科大”。
同时,这里的课程也是比较紧的,特别是本科,他们自称两年就学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
为什么不允许机关工勤参加事业编转公务员考试?
事业编转公务员目前有三种渠道:一是参加公考,通过国考或省考上岸;二是调任,在事业单位取得一定级别或技术职务,通过调任方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置换身份;三是过渡考试,比如碰到机构改革为了理顺一些部门的机构职能,根据实际情况允许部分公益类、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通过过渡考试的方式完成身份的转换,合法化公务员登记。按照规定,现在进入公务员队伍要求“逢进必考”,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进行公务员登记,正式成为一名公务员。而现状是很多地方因为机构改革需要将一批具有行政执法职责的参公或公益类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关,这些人不可能集中参加公务员考试,因此只能通过过渡考试的形式整体转隶,藉此完善公务员登记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公务员过渡考试的基本背景。这种考试严格意义来说仍属内部考试,只针对特定人群,因此只要认真准备基本上都能通过,在职实现从事业编到公务员的过渡。
现实中,类似的过渡考试在10多年前还常在各地出现,这几年已不多见。之所以这几天“过渡考试”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只要是因为安徽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一纸“关于公布合肥市交通运输局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确定公务员过渡人选考试笔试成绩的通告”。该通告显示,合肥市交通局已通过过渡考试的方式,将其下属的承担行政执法职责的事业编制人员置换为公务员身份。此举引发很多人联想,猜测原来具有行政执法职责的参公事业编或其他公益类事业编是不是都将有机会通过这种方式转换身份,执政执法类事业单位是不是将迎来新一轮的身份改革。题主有此一问,根源应该在这里。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这只是安徽合肥市交通运输局的单体个案,并不是普惠性政策。也就是说,目前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还没有明确的政策,表明所有类似机构可以通过过渡考试整体过渡为公务员。下一步,不排除有地方效仿合肥进行类似的尝试,但该政策要想在全国推广,在中央有关部门没有明确文件和政策出台之前,不太可能大范围实施,绝大多数的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仍将继续保持现状。这是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的基本现实。
至于工勤人员是否可以通过过渡考试转公务员,答案也非常明确:不可能。
公务员是干部身份,工勤人员的工人身份决定了其不可能通过类似的捷径转干、提拔或者使用到行政机关领导岗位。因此,碰到类似单位通过过渡考试整体转隶、转身份时,工勤人员原则上是不能参加的。而当其他人员都转为公务员后,原工勤人员只有两种出路:第一是继续留在现单位,保留工勤岗位身份待遇直至退休编制核销,期间单位可能会按照常规操作给予工勤人员车补和年终绩效待遇(统一按科员标准执行),工勤人员在转隶后的单位待遇会提高,但身份不会改变;第二是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安置,符合条件可以转到管理岗、专技岗任职享受相应待遇,身份仍然是事业编制。
现阶段事业工勤人员要想直接成为公务员,唯一的途径只能参加公开的公务员考试,其他无论是调任还是过渡考试都不适用于工勤人员。
考研的院校该如何选择,从哪里可以查到各个高校考研信息?
根据研招网信息显示,目前全国研究生招生大学、研究生招生科研院所共计860多所,如何在如此众多的院校中选择一所目标院校,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筛选。
①选择地方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全国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西安、湖北、湖南、四川,你可以结合自己的本科所在地、生活习惯和未来的就业地点进行筛选。
②选择学校或者科研院所
近几年考研人报名数迅速攀升,每年新增几十万的考生。但是当考研正式开始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少有坐满的考场,很多人在检验自己的时候选择了弃考。原因何在?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学校的选择出现了大的问题,没有根据自己实力匹配目标学校。
2018年北京大学考研弃考统计情况
考取名校或者知名科研院所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但是盲目跟风选择则会大概率失败,毕竟能从普通学校拼进985等一流高校,非一般努力所能达到分。我的建议是根据自己本科就读学校的综合实力排名,选择高于自己学校排名不多(自己把握)的院校。另外着重关注:学校的保研比、专业的报录比。
③选择专业学科
不同的学校有着各自不同学科特长,你可以通过官方权威发布的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来比较各个学校相同学科的实力差距,然后进行筛选。
高校考研信息查找
①搜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录查找
②搜索某某大学研究生院或者某某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例如:宁夏大学研究生院,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最后送给考研人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为了自己的目标,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