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的主治医生成千上万,但新媒体科普做到章蓉娅这个水平的,仅此一个健康大问诊微博。
无论在微博还是头条,章医生的急救科普理念、方式,与粉丝良好的互动能力,都是令人叹服。
在国内,协和医院的医疗水平数一数二,但你发现,协和医院的微博大V也是最多的,接受新事物新媒介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医生是为公众健康服务的,可以看病,可以投身医院管理,可以进入健康教育,职位不同,作用无高下。
如果医生都在医院里默默无声,其所服务的病患群体是有限的。而医生一旦触网,就将有可能将医学常识向亿万人传播,其对公众健康教育产生的效果远远大于其本人在医院的贡献。每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具备不同的综合能力,愿意专攻高难度手术的就在医院使劲干,愿意面向公众传播健康理念的就在网络使劲耕耘,这才是整个社会医疗健康体系合理高水平发展状态。
目前头条上有多位妇产科科普医生,北京的章医生、付虹医生,深圳的淼哥,都是大才。
很多人因他们接地气的科普而受益,这也是他们成为网红的主要原因。这种网络口碑丝毫不比线下医院的口碑来的容易,显得更加可贵。其实这些医生在临床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医疗骨干。
国外的网红医生
我也写急救科普,写得多了,就有一种体会。你可以是医疗专家,但能把一个医学知识点写得通俗、有趣、易懂,能传递进读者心坎里,这不是随便一个医疗专家能做到的。我也曾经鼓励科里几位主治医生一起来写写急救科普,其中两位一篇都没写出来(也可能没兴趣),另一位写了三篇,就没有第四篇了。
因此,能写科普不容易。能坚持写科普更不容易。
目前国内公众医学常识掌握程度比较低,自我参与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些年轻有临床经验、有创新思维、有传播能力的网红医生正是大势所需,一定会为健康中国做出不一样的贡献。
更多急救观点,关注@急诊夜鹰
身上摸到一个肿块,会不会是得肿瘤了?
肿瘤,即人体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那么,身上摸到一个肿块,会不会是得肿瘤了?
我们知道,淋巴遍布于全身,身体任一部位的肿块都有淋巴瘤的可能。因此身上摸到一个肿块,很可能是淋巴。一般浅表可见的肿瘤,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脖子上的肿块:良性疾病可为淋巴结肿、甲状腺肿、皮脂腺囊肿等;恶性疾病考虑白血病、淋巴瘤和甲状腺肿瘤的可能。
2、手臂肿块:排除物理伤害导致的手臂肿,若触摸肿块所在部位,若肿块为圆形、椭圆或条索状时,考虑淋巴瘤的可能。
3、乳房肿块:多见于囊性增生和纤维腺瘤,都属于良性。也有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如果肿块较硬,活动度差,实性质地,皮肤出现褶皱,乳头出现凹陷,乳头出现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一般没有疼痛,则要高度警惕乳房肿块的恶变。
4、腿部肿块:考虑是疾病引起的水肿。若柏油样流血、疼痛、长期不愈的情况,考虑癌的可能。
5、皮肤肿块:基底细胞癌早期一般在皮肤形成结节或肿块,质地较硬,可无症状或伴刺痒,逐渐增大,随着病情发展往往会溃破形成溃疡。在临床上,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均可由皮肤结节、丘疹、疣状物、黑色素痣等破溃发展而来。
一般来讲,肿瘤可以通过触摸来粗略判断肿块的好坏:
正常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和压痛。
良性淋巴结包块:质地偏软,周围光滑,可滑动,有炎症时会有疼痛感。
恶性淋巴结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清晰,不光滑,早期也不会疼,只有压痛感,位于单侧。例如其他恶性肿瘤转移到淋巴处的包块,通常是单个的。
温馨提示:一旦身上摸到一个肿块,应及时就医。多数需要通过彩超、穿刺等方式,确诊肿块的良、恶性,以便及时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高血脂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每十人中大约有三至四人出现血脂异常,其中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较为常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较为危险,甘油三酯升高既可引起急性并发症,也可引起慢性损害,因此血脂异常需早期干预。那么,血脂异常最怕什么运动呢?需注意什么?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无论是疾病的预防还是治疗,合理运动均可事半功倍。对于健康人群而言,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对于血脂异常患者而言,坚持运动有助于控制血脂达标。即便如此,高脂血症患者也应注意:
①对于血脂升高幅度较大的患者而言,运动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措施,如总胆固醇高于7.2mmol/L的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达10%-15%,此时治疗的重点为药物降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4.9mmol/L的患者,胆固醇会源源不断的被低密度脂蛋白转运至动脉内膜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会增加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此时治疗的重点依然为药物降脂;甘油三酯高于5.6mmol/L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较高,因此也应启动药物降脂治疗。对于这些患者,运动虽然可改善血脂,但对主要风险的控制作用有限,此时运动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措施。
②对于血脂升高幅度不大的患者而言,若未出现显著动脉损害如动脉狭窄、不稳定动脉斑块形成等,或未合并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脂,但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只有综合治疗,才能及时控制血脂达标。因此即使血脂升高不大,也不能单纯依靠运动控制血脂。需要注意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血管的保护因素,该指标低于1.04mmol/L可减轻对心血管的保护,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患者应及时升高该指标,对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因此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性治疗为主,包括运动升高该指标。
因此,血脂异常的患者关注的重点并非高血脂最怕什么运动,而是什么时候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什么时候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启动药物降脂。就运动而言,血脂异常的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慢跑、骑车、游泳、打太极、舞蹈、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运动时将心率控制在(220-年龄)的60%-70%比较合适,运动时间应坚持至少半小时,每周运动5-7次为宜。当然,若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限制运动的疾病时,无论是运动强度,还是时间均应以适合自身为原则。请注意:超重或肥胖是血脂异常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类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目的为控制体重达标,除开运动,还应控制饮食,应减少每日食物摄入总量,以低热量饮食为主,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以内,可有效改善血脂。
血脂异常患者坚持运动可改善血脂,但对于血脂升高幅度较大的患者而言,由于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或发生急性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包括运动在内的生活方式干预性治疗应作为辅助治疗措施,降脂以药物干预为主;血脂升高幅度不大、未出现显著动脉损害、未合并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脂,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以及戒烟限酒等,运动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可选择慢跑、骑车、游泳、打太极、舞蹈、打乒乓球等。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