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成家立业本意味着一个人生活趋于稳定,家庭工作双丰收,且成家排在立业前面。儿女如果到了适婚年龄还没结婚成家,很多父母都会着急。但现在到了适婚年龄却还是单身的大有人在,且平均结婚年龄一年比一年大。
杭州市民政局日前发布2017年婚姻登记数据,其中提到,在杭州的国内居民结婚登记中,男性平均结婚登记年龄33.1岁,女性31岁,比2016年同期均晚了1.3岁。对于年年都在攀升的男女平均结婚登记年龄,晚婚是否真的是大势所趋?
到底多晚结婚算晚婚?晚婚是个别现象还是大势所趋?造成晚婚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一来探究。
一、我国对于晚婚的界定
在法定婚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法定婚龄是婚姻法规定的最低的结婚年龄的界限,并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界限。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女23周岁,男25周岁),即为晚婚。在这一背景下,90后已经跨入了晚婚行列,但尚有一批70后、80后的“剩男剩女”仍在婚姻的围墙外徘徊。
二、调查数据显示:全民晚婚是常态
全民晚婚是常态“晚婚晚育假取消”曾引发广泛讨论。据新华网于2016年1月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线城市,晚婚才是常态。被调查者中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28岁,男性晚婚(25岁及以后)的人群占63.29%,女性(23岁及以后)晚婚人群占83.07%。被调查对象中,来自不同地区人群第一次结婚年龄差别不大,大多为27岁左右,但平均结婚年龄均在26岁以后,处在晚婚阶段。
三、大家选择晚婚或不婚的原因
其实,晚婚本来是国家层面的鼓励行为,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提倡“晚婚”,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提倡一家只生一个孩子,鼓励晚婚晚育,优生优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婚姻观念的改变,现在晚婚甚至不婚已经成了适婚年轻人的自主选择。晚婚甚至不婚似乎是大势所趋了,那什么选择晚婚甚至不婚,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找不到合适结婚对象的晚婚:有网友表示,并不是自己想晚婚,关键是找不到可以相伴终身的那个人,经历过自由恋爱也参加过相亲会,但兜兜转转下来到现在还是单身,看着身边人一个个成家生子,自己还是很渴望可以尽快找到那个可以携手一生的人。
还不具备可以结婚的经济条件:这类网友表示,现在结婚哪有这么容易,没有车没有房如何跟对方谈婚论嫁。如果真要结婚生孩子肯定也是做好了要相伴一生的准备,因为足够爱才会选择最终走进婚姻。所以,如果没有这些经济基础怎敢轻许对方会给其带去幸福?
对比婚恋状态还是更喜欢独身的潇洒:这类具有明显不婚意识的网友表示,对比过婚恋状态的复杂繁琐和经济压力,最终还是享受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自给自足的状态不仅潇洒而且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精神压力也相对较小。目前来看,不婚,挺好的。
父母婚姻关系对自己婚恋选择的影响:有父母婚姻关系不和谐的网友表示,亲见了自己父母不和谐的婚姻关系,自己对婚姻更多的是恐慌而不是向往。所以,每次恋爱到了谈婚论嫁都会告吹。
对此,专家怎么说?
专家表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人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是导致晚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现在的年轻一代整体学历水平较过去有了大幅提高,接受教育时间增长,也会导致晚婚。此外,人际交往有限、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向往自由恋爱的同时更关注婚姻质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晚婚人群增加。
杭州大妈在云栖大会现场为女儿征婚:只要程序员,你怎么看?
定点撒网,机智!
大家一直都以为程序员多半单身,但其实,错了!
程序员还是很受欢迎!为人踏实工资高,不搞外遇脾气好。
前不久,还有很多媒体在讨论,云栖大会简直是一个超棒的相亲机会,普遍多金又不太懂得怎么花钱的程序员集中出现,现场要是摆个相亲的摊,肯定火爆,没想到,今天真的有人来相亲了!
而很巧的是,在程序员集中出现的云栖大会上,还真就发生了一幕现场相亲!
就在蚂蚁金服ATEC大会中的“黑客马拉松”蚂蚁开发者编程大赛上,一位家长来到现场张贴征婚启事为女儿征婚,心仪目标很明确:就是这些在场的程序员。
说到底,还是这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程序员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几乎近几年的创业流中,所有创业公司都少不了程序员。甚至有人说,自己什么都具备了,就差一个程序员就可以改变世界!
所以,程序员的待遇真的是普遍高于其它职业,即便是刚毕业的程序员待遇也是很高。
所以,这种饱含优质条件的男人,必然是非常抢手的。
也许这种现象可能会影响很多人选择从事程序员这个专业吧,毕竟这总现象的背后大家都能,无论是相亲还是报考志愿!
-
初始值(chushizhi0)发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