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信动态文章 > 私募股票群骗局全过程:股市/期市/汇市中的骗局你知道有哪些?

私募股票群骗局全过程:股市/期市/汇市中的骗局你知道有哪些?

作者:pc668   来源:  热度:596  时间:2021-09-24
今天开开脑洞私募股票群骗局全过程,写写这个,关于股市的,例子不多纯分析,本人没啥人生经验,但网络经验不少,视野所及难免狭窄片面,不当之处还请专业人士指正,开始~一、开群收费的,最低级的一种,会员费、推荐费,反正就是掏钱,很容易识别。二、卖书卖软件的,卖书的就不说了,卖软件的隐蔽一些,他那个软件一般都有推送,荐股当托的可能性很大。荐股以下细说。三、庄托,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给出代码,比如汪建中黑嘴一类,可以和第一种开群收费兼容,也可以是免费群

今天开开脑洞私募股票群骗局全过程,写写这个,关于股市的,例子不多纯分析,本人没啥人生经验,但网络经验不少,视野所及难免狭窄片面,不当之处还请专业人士指正,开始~

一、开群收费的,最低级的一种,会员费、推荐费,反正就是掏钱,很容易识别。

二、卖书卖软件的,卖书的就不说了,卖软件的隐蔽一些,他那个软件一般都有推送,荐股当托的可能性很大。荐股以下细说。

三、庄托,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给出代码,比如汪建中黑嘴一类,可以和第一种开群收费兼容,也可以是免费群,更可以单独在论坛媒体上以帖子或新闻形式放出。

先说论坛那种,低级的有一堆马甲小号顶帖制造气氛的,这个好说,高级一点的则是一堆脸熟的ID互相吹捧,佯装讨论,穿插代码,热火朝天,层层深入,引你上当。这个却难辨,须多留个心眼,宁可错杀,不可误判。错杀还长长经验,误判你很可能就损失了。

新闻形式的很常见,像某联社的那几个板块,什么题材、深度,基本上都是前面装模作样说说,最后几个代码。券商研报本质上也一样,不过披了一层专业的外衣。当然行业类研报除外,但不排除行业类研报有长线资金的背景,这个不太了解,打住。还有各大财经频道经常有一些公司深度分析,包藏祸心的很多,但用好了也是一个选股的好方法,怎么用,就是先别管它新闻是正面还是负面,你隔个三五天再去看,往往都有机会。比如我有个印象很深的例子,ST星美,记得是搜狐财经的,一个对壳的深度分析,什么最干净的壳啦,最袖珍的公司啦,公司员工就一两个人啦,等等,反正就是很奇葩。大概一周之后,开始连续涨停了,可把我给惊艳到了,

相当神奇。好,打住。继续庄托的话题。

不止庄有托,游资打板可能也有托。比如年前我就注意到过一个,某兰行天下,此人浏览量不小,熟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三个博客同时更新,题材分类很细,又大面积荐股,字里行间极其讨厌大盘股。疑似游资托一个,我每天早晨看他的文章,一来看新闻汇总,二来把他推荐的全部标记为地雷,敬而远之。当然这里只是举个例子,你千万不要试图侥幸在他推荐里找什么规律,否则轻则断手,重则自残,别说我没警告过你啊。

四、类私募结构式传销。这个有点复杂,准备重点分析。

先引用一段,原文链接:教你炒股票51:短线股评荐股者的传销把戏

对于特别短线,经常换股的传销系统,由于最终必然最大量的人被套,这样来回几次后,就会使得外围的传销者资源逐步枯竭,最终整个系统崩溃,所以,那些经常在电视、网站上,每天N股的人,一般来说其流传寿命都不会长,一轮大的调整,就可以消灭一大批。当然,每轮行情起来,都可以看到类似的人出现,然后消失,如此而已。而比较长线,有着精细结构的传销系统,就会逐步演化成所谓的私募基金,这是比上述传销系统更稳定、更能长久的结构,这就是市场里这类无聊把戏的生命演化进程。

而市场中绝大多数的,都不过是在参加一种无意识的传销游戏,为最终的炮灰提供足够的人肉人骨。而在基金等层面上,那是另一种游戏,但其天生的弱点,有着许多可攻击的地方。因此,基金会逐步演化成对冲基金或更稳定的合伙制结构,这里的赎回或对风险的忍受程度有着更大回旋余地,因此有着更高层次的市场生命。

引用完毕,下面开始我的分析:

现实中可能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面对成立私募必须面对的那些监管,更不愿意受制于优先劣后结构对他的束缚,总想吃肉都是自己的,挨刀都是别人的,你可能会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哎你别说,还真可能有,起码从逻辑上存在这种可能。且听我道来。

众所周知,在传销中是上线吃下线,核心吃外围,但这种类私募机构的运作不同于传统的传销,为什么呢,他这个核心并不吃他的外围,他只是聚拢他们一块去战斗,

共同去获利,站在他自己的长远利益角度,他轻易不会让这些外围部分遭受损失,否则下次就没有人跟着他了。这也是与庄托最大的不同。

这核心可能是几个密友,或者是家族兄弟,总之是相互信任度很高的人,而招揽外围部分,可以采取前面论坛或者群等等形式,由于此种被骗进去人的一般情况下并不赔钱,还会赚钱,所以更为隐蔽。

对于这种核心,外围部分在行情好的时候是冲锋队,行情一般的时候是保护套,行情坏的时候就是替死鬼。比起那种优先劣后的种种束缚,简直不知道要爽到哪里去了。不知道这种结构的玩意儿在这个市场中是否真的存在,各位也来想想。

所以,在现实中,如果你发现有人对营销号群起攻之,他未必就是什么好人,因为在争取外围资源的过程中,他与那些开群收费的骗子存在竞争关系,这个逻辑很清楚。最低等的开群收费由于太过明显直接,谁一眼都能瞧出来,所以危害并不会大到哪里去,最多就是损失个会员费,危害大的反而是这种隐藏极深的家伙。他完全可以是个免费群,资深朋友群,谈天说地群,一个主页,一个知名ID,既不收费,也非庄托,而是这种类私募结构体。

这样的类私募结构体很可能大面积存在,在互联网世界里甚至会编撰一些传奇经历,广泛传播,总之就是编故事造神,呵呵。还有,任何一个知名大V都有可能是这结构中的马仔。谁能告诉我,叶荣添是个什么东西?天津股侠又是个什么东西?那个什么花帅又在干什么?

以上,本人已经竭尽了自己脑洞的极限,为大家展示了一幅莫须有的的骗子画卷。在这凶险无比的股海浪潮中,各位擦亮眼睛,自求多福吧。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