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非常认同啊微信黑马速查靠谱吗,人心隔肚皮,上下一张嘴,哪能同事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呢?人啊,得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
我昨晚上跟孩子说,即便今天老师所讲内容,也不是说完全正确,你得自己先动脑子想一想,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要信或者记住,人的思维能力、分辨能力很关键,这也是伴随你一生的技能。
1.讲个真实的经历:有些话,听听就好,别当真。有一次,我刚到办公室,隔壁桌的同事,赶紧跑过来,在我耳边悄悄说,“听小道消息说,公司要派一个同事到四川宜宾驻场,工资待遇真是好啊,而且还能提拔成副总监,你说咱们公司谁会有这么好运气呢?”
我在一旁不屑的说,“你听谁的说这些啊,准确吗?”她一脸自信的说,“你别管谁了,这个事差不了!”,然后又神秘的说,“你说咱们公司论资深论能力,是不是除了我还有李经理,就我们两个人可选啊!”
我随即领悟到她的意思,赶紧作揖道喜,“那我恭喜恭喜王大总监啦!”
事实上,这个事,一周后有了正式批文。而领导选派的人,却是我!!!
随后,所谓王大总监的脸,真的就臭了,乌云密布,然后阴阳怪气的跟我说,“我说呢,你怎么那天听到这个消息这么平静,怪不得呢,自己早就被领导选中了,自己心里高兴的很呢,怪我傻乎乎的跟你说这些……”
我非常仔细跟她解释了,你真的误会了,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真的一点都不知道,你爱信不信。
话说,我又没求着你跟我说这些啊,你要是觉得不公平,你直接找老板去说吧,正好我也不想离开北京去什么外地呢,机会给你吧!
她撇了撇嘴,转身就走了。
所以说,什么同事说的什么话,自己用耳朵听听就行了,千万不要动嘴,也就是说,耳朵要张开,嘴巴要闭紧,多用耳朵去听别人嘴里的话,掌握多一点消息,让自己对当下环境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不要随便张嘴乱说,你说出去,你就会变成别人嘴里的另一条信息。
2.与同事闲谈中,有哪些语言陷阱格外注意?如何应对?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觉得形象又生活,这样说的:
小王,你觉得小李这个人怎么样?
标准答案:挺好的啊!(多说一个字都是错!)
小王,你昨天跟客户吃饭吃的怎么样啊?都有谁啊?
标准答案:我昨天喝失忆了,怎么回的家都不记得了。
小王,你一个月多少钱啊?
标准答案:李姐,我工资卡都在我女朋友手里,很久没见过了。
小王,你把小李的方案拿过来给我看看呗?
标准答案:张姐,我手头有个大活,我直接跟小李说,让他亲自给你送去,你看咋样?
小王,x总这厮良心大大的坏了。
标准答案:林姐,你等我一会,我有点闹肚子。
职场之中最多就是人和人的交流,但是就有一种人,他们借着聊天搭话,拉关系,搞团体,挖隐私,撬客户,告黑状,穿小鞋,如追腥逐臭之青蚨,趋利避害之草履,让人神烦,使人膈应。
其实,很多时候,几乎每个环境都如此,只是你自己看不清而已!
尤其,针对职场新人才,你要明白,职场水很神,很多事,其实虚虚假假罢了,难得糊涂,正如我一个好同事所说,水至清则无鱼,装装傻,演演戏也没什么,然后再选择回避问题,诱敌深入、空城计、釜底抽薪……哈哈,三十六计用上了,整个一部职场厚黑学!
总之,说这个意思就是告诉你,在与同事沟通交流中,通过转移话题等方式,回避正面回答。其实,有时候,沉默就可以了;沉默到了N秒之后,对方不见回答,会觉得问得很尴尬,这时候,你就和对方一起哈哈哈哈就好了。当然,这种回答方式在对下的时候才最有效。这些,供参考。
3.同事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尤其是存在竞争关系之下,朋友与敌人互转。一个小伙伴在后台留言,说她这个月遇到的两件事:
同事A,故意挑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春风化雨” 地问我:“小x,你的xxx好像做错了诶!” 她明明做着当面使绊子的事,却面带微笑,语气认真。
同事B,在领导推开门火光电石的一瞬间,把自己亮着屏幕的手机和吃了一半的零食往我这边一推………
她说,自己好傻,同事A她一度当做闺蜜。 同事B,虽然她一直不太看得上,觉得同事B太爱装逼,平时关系也不好。
然而,职场上两个人的表现都明白告诉我们:这里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有的只是随时会坑你一下、有机会就踩你一脚的同事。
所以,在这里,想跟更多的职场新人说,我资深历经职场快20年了,看多了同事间的勾心斗角、人走茶凉,悟出一个道理:
同事,就真的只是同事而已。
在他们面前,第一要务是保护好自己,不要踩陷阱,不要被人坑。
不管什么亲疏度,聊天都不要泄露自己太多真实想法和个人信息,谁知道你今天说的话明天就传到谁耳朵里去了呢?
所以,最后,回到这个问题本身,职场如战场,不光是同事,即便老板、领导,都不要轻易相信,相比而言,大楼里的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可爱多了!至于那些,要不要和同事交朋友,谁心眼多、谁胆子大谁来,反正我自己是不敢。
欢迎关注第一职场网官方发布平台,职业规划、向上管理、升职加薪等更多职场干货。 我是文馨,第一职场网联合创始人,向上管理金牌讲师,多平台签约作者,职场路上,与你一起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