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信网名文章 > “被陈婷气死”的第N天,能别再拿原生家庭说事了吗?

“被陈婷气死”的第N天,能别再拿原生家庭说事了吗?

作者:   来源:  热度:712  时间:2020-09-05







在《以家人之名》开播至今,每一天都是#被陈婷气死的一天

在《以家人之名》开播至今,每一天都是#被陈婷气死的一天。


在最新的剧情中,凌霄妈妈陈婷决定不回新加坡,继续住在儿子身边,美其名曰,一家人,就该在一起。


童年亲口说不要了,嫁了新老公就想要回来;小女儿意外去世不怪自己怪儿子,再生了个女儿就回来找儿子……这么看,凌霄对陈婷,像个工具儿子。

在杨童舒老师的精湛演绎下,别说凌霄了,全网都在心理阴影:你不要妈妈和妹妹了吗?

很奇怪,曾经母亲的形象在电视剧里从来都是歌功颂德,但在近几年的电视剧作品里,“母亲”往往是一个被唾弃的角色,为什么?
回忆一下幼年电视剧里母亲的角色,那都是坚强、隐忍,为了子女可以付出一切的女性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就塑造了一个为了孩子奉献一切的母亲,当年哭湿了多少人的纸巾;

《渴望》中刘慧芳对弃婴像“亲生”一样的疼爱;

《娘道》里的娘,虽然被吐槽,但对女儿却是百分百的母爱。

这些母亲,是完美的女性,她们的存在甚至依附在丈夫和孩子的身上,是传统礼教下的母亲,是男性意识里对母亲的要求。是无私的,也是固化的。
可是到了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老母亲来了个180度翻转:今年年初《安家》中,房似锦母亲的贪得无厌开启了今年#被母亲气死的第一炮。

同期的《完美关系》,“樊胜美妈妈”虽然最后洗白,但一开口就是十万也足够网友吐槽很久了。

再向前推,《都挺好》里苏明玉的妈妈,早饭偏见,家务偏见,读书偏见,让女性网友群起攻之。

就连最近刚刚落幕的《三十而已》,顾佳完美人母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保不齐培养出下一个许放炮。

如今的母亲,好像从仙入魔,慈母手中线变成了容嬷嬷的针,她们势力,重男轻女,控制欲极强,偏执地出现在几乎每一部电视剧中。

知乎上谈到国产剧父母形象时,有一句形象的比喻:60、70后眼中的爹妈都是英雄,80、90后眼中的爹妈可能为祸。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父母成为了当代观众意识里的背锅侠?

有趣的是,这些“母亲”培养出来的“结果”都不太一样。

陈婷的控制欲和焦虑,虽然给凌霄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阴影,可在观众眼中,他是一个学霸,是一个成功的牙科医生,是一个24孝好男友。那是他自己的努力,和他母亲没有关系;
房似锦揣着2000元来到大上海卖房,最后做到店长的职位是依靠自己肯吃苦的拼劲,和她的母亲也没有关系;

苏明玉脱离母亲的掌控网友拍手叫好;樊胜美哭泣无地自容的时候,全在怪她贪得无厌的妈妈……

电视剧在强化原生家庭对于个体人成长的影响,失败都让原生家庭背了锅,却忘了,结果都是方方面面的选择造成的。

房似锦如果没有贪得无厌的妈妈,她是否能成为一个“是房子就能卖出去”的店长?

苏明玉如果没有母亲的打压,是否能将一个机会看得如此重要?

所有的诱因,都不会单单只有负面。

豆瓣曾经有个小组:父母皆祸害,最高关注度曾破十万。长期置顶的帖子包括《教你如何同父母对峙》、《他们将孩子当做一个“物”,而不是人》等十个帖子。

当然这不是纯粹攻击“父母”的小组,而是在探讨50后父母和80后孩子面对同样时代下的问题的分歧和代沟。


电视剧极端放大了原生家庭带给性格的弊端,让更多的人将自己的不作为,巨婴一般得归咎于“祸害的父母”,而忘记了自己才是主宰自己人生的引擎

原生家庭背了这么久的锅了,现在,不该背了。


撰文米榻榻
设计:Zhang Yan
微信编辑:Tiffany
图源:微博豆瓣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