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信头像文章 > 情绪上来忍不住,吼完孩子就后悔,我该怎么补救?

情绪上来忍不住,吼完孩子就后悔,我该怎么补救?

作者:   来源:  热度:899  时间:2020-09-12








虽说很多妈妈们都深谙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做到不吼


虽说很多妈妈们都深谙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做到不吼骂孩子,希望修炼成为无脾气的神仙妈妈。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凡人啊,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总有憋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比如给孩子收拾玩具,刚收完床上的,他抱起一箱子玩具,「呼啦」一下全倒地上了。好不容易把地上的收拾完了,他又跑床上,把你刚整理好的玩具铺满整个床......


又比如,希望保护孩子的眼睛,不让孩子靠电视机那么近,他不仅不听,还越靠越近,越说越不听......


一个没忍住,就是一通吼,但是吼完后,看着委屈巴巴、眼泪汪汪的小朋友,又后悔不已......


于是妈妈们便陷入了「不能吼」-「忍不住吼了」-「好自责」-「不能吼」-「忍不住又吼了」的无限循环之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吼孩子后悔不已的妈妈如何「自救」和「灾后重建」。



为什么

我总是忍不住吼孩子!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许多父母之所以会忍不住发脾气,是因为把孩子的叛逆和不良行为,当作是对自己教育不当的反映。


家长越认为孩子的叛逆行为和负面情绪是难以接受的、令人失望的,就越会感到沮丧和不安。这种情绪在妈妈的身上则更加明显。


著名的关系心理学家 John Gottman 把这种模式称作「情绪泛滥」(Emotional Flooding)。情绪泛滥可能会导致关系下降,为酝酿的强烈情绪添了把热油,会让人难以进行理智的思考,阻碍了家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情绪的爆发(如对孩子吼叫)。


所以当情绪上来后,什么快乐育儿法,什么不吼不叫温柔育儿,确实都会统统都会抛在脑后,也容易对孩子吼。


但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生气是人情绪中的合理部分,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刻。如果忍不住而爆发了情绪,真的不用过于责备自己。


因为,You are not alone.


如果以上的心理安慰还未能消除妈妈们对「吼叫」的内疚之情,那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吼叫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偶尔科学吼娃

也是育儿好方法


首先声明,吼叫的确不是一个最佳的沟通和教育方式,但确实常常有用。


育儿畅销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的作者,美国育儿专家 Adele Faber 表示,适当地提高声量并不总是坏的。当家长严肃认真地适当提高音量去描述问题,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发生的问题上面。比如:


我刚刚才拖了厨房的地板,现在又沾上脏脏的脚印了!


但是,当大声吼叫变成人身攻击、贬低、责备的时候,这将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比如:


为什么你永远都记不住?

你总是做不好!


另外,2016 年发表在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的研究也得出了科学「吼」孩子也有正面意义


研究对 284 位妈妈和孩子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妈妈因为孩子行为不当,而对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对孩子影响不大,并且能够帮助孩子意识到行为的问题。


但如果是对孩子本身表达出厌恶,或把孩子当出气筒而吼叫孩子时,这将影响孩子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


所以,不是每一次的吼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吼叫的关键在于「因什么而吼」和「如何吼」。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孩子每次作妖时,家长都做「好好先生 / 女士」,从不动怒,那么孩子有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犯错的严重性,无法主动更正并承担错误。


也就是说,危机也是契机。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教育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让孩子思考如何解决「墙脏了」该怎么办。或者让他们把墙清理干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的吼叫

会让孩子怕我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每次吼完孩子最让妈妈内疚、自责的,估计就是孩子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眼泪汪汪。妈妈们免不了要想:我又没忍住!会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啊?


大家放心,一般并不会。


在心理学上,当家长情绪过于激动地吼叫,对孩子造成威胁的时候,孩子会进入一个F3「Fight-Flight-Freeze」(对抗 - 逃跑 - 僵硬) 的状态。


这是人类多年生存下来的自然反应。就如同我们看到具有威胁性的事物时,大脑会自动评估威胁的场景,并做出对应的「对抗」、「逃跑」或者「僵硬」的反应。


当家长对孩子大声吼叫的时候,如果孩子感到害怕和受到威胁,他们的大脑将会亮起红灯,提示他们赶紧做出适当的反应。


  • 胆量大的孩子可能会和家长对抗 (fight) ——吵架;

  • 害怕冲突的孩子可能会逃避 (flight) ——跑开;

  • 不知道如何反应的孩子,则会在原地僵硬 (freeze) ——不知所措。


如果大脑长期处于F3的状态,人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所以,长期、持续地吼孩子,的确对娃的成长无益。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但根据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Jongsma 对「童年创伤」作出的定义,「童年创伤」是指长期遭受精神或者生理上的虐待或者忽视。家庭生活混乱、经常搬迁,或者发生过重大的创伤事件,致使儿童出现适应不良的表现,比如精神恍惚、人格解体、多重人格等。


所以,偶然发生的「吼叫」事件,若不是极其严重,并不会给孩子造成创伤,并且大多数情况下的吼叫可以事后补救。


吼后如何「灾后重建」?

这三个步骤不能少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step 1:深呼吸,让自己和孩子都冷静下来


第一时间找个空间,让自己冷静下来,也可以做缓慢的深呼吸,直到自己的呼吸恢复正常速度。


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冷静时间。孩子在你发脾气后,会产生一系列,如激动反抗、生气逃跑、害怕流泪等负面情绪。


这时可以提供这样的帮助:


  • 年幼的宝宝需要你抱起来摇摇或者和他们玩;
  • 3~6 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他们给情绪命名 (label)、也可以允许孩子通过哭泣来宣泄情绪、或者用其他合适的方式把气愤发泄出来(比如握拳、拍打枕头等等)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step 2:修复关系,为自己的大嗓门道歉


1. 靠近孩子,蹲下来与孩子眼神交流,并邀请他们和你对话。允许他们向你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接纳和认可他们。


是的,你感到很生气 / 害怕 / 难过。


2. 向孩子道歉,并告知原因,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妈妈刚才因为地板被你弄脏了而感到很生气,所以对你发脾气了,吓到你了,很对不起。


道歉一来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诚意和爱,帮助关系的修复,二来也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让他们知道,在做错事情,情绪管理失控之后,要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3. 向孩子表达你的关心和爱,可以抱着孩子对他说「妈妈很爱你」。对于孩子来说,感受到再争吵后父母还是爱他的,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step 3:深入本次事件,并约定解决方案


可以尝试用 ABC 的方法,Antecedent(前因) – Behaviour(行为表现) – Consequence (结果) 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梳理事件的过程。


因为我刚刚才很用心地把地板拖好,但是你却完全不理会,不脱鞋就在家里到处跑,怎么拉也拉不住(A 前因),妈妈感到很无奈也很生气(B 行为/情绪),所以向你发脾气了(C 结果)。


坦诚地和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告诉孩子自己生气的原因,可以让孩子理解到妈妈的难处,也更好地认识到妈妈发脾气的导火线是什么。


当然,也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例如可能孩子是因为不知道妈妈刚刚拖完地,所以才穿着鞋在家里到处跑,所以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表达能力比较强,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提出解决方法。


这可能是个误会,但是现在地板又脏了怎么办呢?妈妈已经拖了一下午,很累了….如果以后还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办才好呢?


家长可以聆听孩子的意见,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提出解决方案,当他们掌握主动权,将更愿意去接受和改变。


最后,再给一个小妙招。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信号。比如,在妈妈情绪激动的时候,孩子可以说「妈妈你现在有点凶」。妈妈听到这个信号时,基本都能意识到自己情绪激动,也能控制情绪了。


总之呢,偶尔地吼吼孩子,对孩子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危害,妈妈们也不必自责、后悔。


当妈妈已经这么难了,我们可以对自己宽容,也可以接纳每一种育儿情绪,做最真实的自己。


参考文献

1.Faber, A., & Mazlish, E. (2012).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Simon and Schuster.

2.Moed, A., Dix, T., Anderson, E. R., & Greene, S. M. (2021). Expressing negative emotions to children: Mothers’ aversion sensitivity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31(2), 224.

3.Nunez, K. (2020, February 21). Fight, Flight, or Freeze: How We Respond to Threats. Retrieved July 14, 2020,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mental-health/fight-flight-freeze

4.Shellenbarger, S. (2014, January 29). Talking to Your Child After You Yell. Retrieved July 14, 2020, from https://www.wsj.com/articles/talking-to-your-child-after-you-yell-1390954159




本文经由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邓欣媚审核

内容策划:王爷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