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信表情文章 > 有超能力的花木兰,是一厢情愿的文化输出

有超能力的花木兰,是一厢情愿的文化输出

作者:   来源:  热度:923  时间:2020-09-13






好莱坞可以傲慢我们也可以不买单




投资了两亿美元的《
好莱坞可以傲慢
我们也可以不买单



投资了两亿美元的《花木兰》在国内口碑扑街了,扑得轰轰烈烈、大张旗鼓。


从选角就开始宣传,物料陆续放了三年,吊足了全球尤其是中国观众的胃口,我们一度对它充满期待。


但真的走进电影院,你会发现过去看到的就是全部了。亿美元全部花在了花团锦簇的广告,内里就像一块干巴巴的海绵,倒了多少水都饱满不起来。


不难想象它为何会在豆瓣只有4.7分。


巩俐剧照


不瞒你说,虽然我看的9月11日早场《花木兰》上座率不低,但全场的哄笑频率比得上喜剧片。


相比之下,它在北美的评价不算差,烂番茄80%开分,即便后续下滑也有70%多,成绩可以说是不错。在社交媒体上还引发了外国网友cos木兰妆容、服装的比赛。


难道真的是我们对《花木兰》太苛刻了?

01


花木兰不该是有超能力的艾莎



中外观众看《花木兰》肯定有不同的感受,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大家喜欢木兰,喜欢的是那个替父从军、也为自己奋斗的勇士。随着时代变化,我们还会欣赏她身上那股“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女性意识。


迪士尼的动画版里,木兰是个普通女孩,相比军营里的男战士有一定的弱势,但凭着努力和机敏,她获得了认可和尊重。哪怕它追根究底是一部歌舞动画片,也无损木兰的勇敢坚强。



但这一次,迪士尼不甘平凡的给她增加了超级英雄的特质——气。木兰的父亲告诉她,“气”是士兵的特质,不应出现在女人身上,要把它藏起来。


影片没有直接解释“气”是什么,但从剧情来看,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和力气、轻功相关。只要木兰运用了“气”,就可以拳打老师傅,一口气在景阳冈打三只虎。



片中多个地方强调了“气”。


原本打不过男主角的木兰,用了“气”之后一顿乱打惊艳全场;原本无法把两桶水提上山的木兰,用了“气”之后稳稳上了山顶表情都没换一个;原本射箭脱靶的木兰,用了“气”之后千里杀一人毫无压力。


这个“气”还很傲娇,如果木兰不承认自己是女人,它就没法真正得到释放。于是花木兰把盔甲一脱,散着头发上了战场,不知心中是否还要大吼三声“我是女人”。



过去,当迪士尼把花木兰归为公主进行创作时,有声音提出质疑——花木兰不是公主,只是平民。


对此迪士尼的解释是,迪士尼公主不是说血统地位上的公主,而是她身上具有的美好品质使其成为公主。公主可以戴皇冠嫁王子,也能上战场保家卫国。


然而,如果这一切的美好品质、保家卫国的力量,都是在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超能力加持下的,那木兰自己的意义就会黯然无光。


既然她是天才,有什么理由不考一百分呢?


西方人的确对东方的“气”很迷恋,比如漫威就有个漫画叫《尚气。我不介意他们自己创造个故事来意淫中国人体内有洪荒之力,但花木兰,不合适。



02


除了花木兰,都是工具人



其实真人版《花木兰》有很好的模子。不只是人物形象,故事和逻辑都可以用北朝民歌《木兰辞》和过去的迪士尼动画作为底色。


迪士尼请了很多明星全球选角声势浩大,最后花木兰定了刘亦菲,配角是巩俐、李连杰、甄子丹、郑佩佩,这豪华阵容让我回忆起了《长城》、《满城尽带黄金甲》、《功夫之王》......不是很好的回忆。


很多人吐槽刘亦菲的演技,说实话,有些地方确实没演好,外国观众虽然都夸木兰美美美,又能打,但说她情感不够丰沛、眼神有点木是事实。


不过大多不差,至少没给这离谱的剧情拖后腿。



离谱在哪里呢?比方说除了花木兰,所有角色都单薄得像工具人,脑袋里只有一根筋。


头号工具人巩俐。


如今《花木兰》已经沦为巩俐职业生涯评分最低的作品,比前些年被疯狂吐槽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要低不少。



巩俐演了一个类似黑女巫的角色,戴着一个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冠,半张脸刷了白泥面膜,既可以变成一群黑乌鸦,又可以变成一只雕,杀伤力很大。



女巫变成反派的原因非常女性主义,但完全硬拗。


和花木兰一样,她也有超能力,但因为是女性所以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她投奔了外族,想展示真正的自己,想当女勇士。


暂且不说想当女勇士就要助纣为虐有没有逻辑,但她看到花木兰作为女子被军队认可之后,就被打动得一塌糊涂,充满一种“我有后了”的骄傲,实在让人觉得这女巫好单纯啊。


所以当外族首领一箭射向花木兰,女巫就奋不顾生变成雕以身挡箭,死在了木兰的怀里。


一个超强法师偏要肉博,还是为了一个只见过三次面的人肉搏,你就拿她没办法。这电影有《神雕侠侣》的潜质。



巩俐这个女巫至少还有点心理活动,是个女性意识的工具人。其他像甄子丹演的将军、李连杰演的皇帝、郑佩佩演的媒婆,都不太值得吐槽,在他们身上,你只能看到四个字,刻板印象。


造型很刻板、台词很刻板,根本不需要花大价钱请甄子丹、李连杰来演大街上随便拉两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都能行。


更别说这两位“功夫皇帝几乎都没动手,战场的戏份除了木兰一个人开挂其他人就像过家家,两军交战和菜鸟互啄差不多。


一场声势浩大的外敌入侵只带了十几个人


不能怪观众这么吐槽:“明明是两国交战,看上去却像两村械斗”。


虽然对迪士尼的公主电影不能要求太多,但好歹也花了十几个亿,除了请演员,真看不出来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03


堆砌了相当多的中国元素

但本质还是西方超英电影



早在去年7月《花木兰》全球预告释出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里面有些不对劲的乱入。


花木兰明明在黄河边告别父母,怎么住在福建南部的土楼里;角色的服饰五花八门,各个朝代都有,妆容也和历史对不上。


这些不对劲如今放到正片里看,原来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牛头不对马嘴的“中国元素”。


不太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可以体谅。但完全胡来就很离谱,剧组里但凡有一个人花2000块在孔子学院请个人来看看,也不至于整成这样


你能想到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元素”,《花木兰》一个都没给你落下。


被嘲笑得最厉害的,媒婆家门口贴了一副不知所云的“对联”,上下联分别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和“望天下眷属全是有情人”。


暂且不说这句原话出自元王实甫的西厢记》,朝代差了个十万八千里。看看这文字的排列组合,整个剧组就没有一个接受过小学语文教育的中国人吗?



提到中国功夫,绝不会漏掉的太极。


你要是和马云一样退休了,练练太极无伤大雅。外敌来犯,大伙们马上要上战场了,在练武场上学太极,这实在是不太现实。


如果说这个将军是李连杰演的,他回忆起了自己拍《太极张三丰》时的情景我都可以些许理解,但教太极的是甄子丹。


叶师傅不觉得咏春拳教起来更顺手吗?


李连杰《太极张三丰》剧照


凤凰,中华神兽。既然花木兰已经有了“气”,超现实了,那再给她加个凤凰升天也没什么压力。


凤凰是花家的守护神,所以木兰每次遇到点危险,都会有只仿佛纸糊的凤凰出来溜达一圈。


有凤凰也行,你特效做好一点啊,这看上去比巩皇的雕更不堪一击。



最后花木兰和boss对决的时候,背后还出现了凤凰翅膀,极像维秘广告



贯穿全片的,还有本来可以设计得很燃的中华精神,刻在木兰剑上的“忠勇真”。但这三个字的表现很苍白,只是角色们不断重复“尽忠,持勇,求真”的口号,像在念两字经。


写剧本的人没有真正理解这几个字在中国古代的含义。


到了结尾,皇帝奖赏花木兰的时候,又给她在剑上多刻了一个“孝”。前头大女主意识觉醒着呢,就等着升华了,突然又落到孝身上去了.......



90年代拍动画片的时候,都还知道孝顺和自我是可以共存的,到了2020年,又倒退成孝顺最大了。


你花木兰离家这么久,也就想了爸妈一回而已,其他时间都在练气功。


我理解电影既想展现中国古代孝的精神,又想打女性意识牌,但完全没花心思把两者融合起来,显得很拧巴,两头没讨着好。



其他零零散散的中国元素也很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斗鸡、耍棍子、茶艺、顶缸、杂技、门神、四两拨千斤、在祠堂里挂红灯笼(这是错的)、地大物博(马跑两天就从福建土楼跑到了雪山脚下)......


导演组把所有能想到的和中国有关的东西都放了进来,图一个热闹。至于合不合适,她不知道,也不在乎。


如果他们在乎,就不会让皇帝装扮成傅满洲的样子,也不会让宫女昂首挺胸地走在大殿上,更不会拍两只兔子跑一跑来证明“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木兰》变得像是一副具有中国风的拼贴画,底色是西方主义的,是用女巫、骑士和黑魔法变出来的,归根到底还是西方人眼里的东方。



04


一厢情愿的“文化输出”

和不可避免的文化挪用



我们曾以为《花木兰》会成为中国的文化输出,毕竟是好莱坞第一次有主流的大电影制片公司完全用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演员拍电影。


从表面上来看,它的确是输出了。海外观众很捧场,Disney+的下载量和营收都一飞冲天,大家说花木兰又美又厉害,还有不少人模仿我们眼里惨不忍睹的山寨花黄妆。



但你细看它输出的东西,和过去西方电影里昙花一现的东方别无区别。


2020年了,外国人还在拍想象中的中国。


上:《加勒比海盗》 下:《花木兰》


前不久阿黛尔被骂了,说她诺丁山狂欢节梳的发型是“文化挪用”,是对牙买加文化的不尊重。



去年京都市长曾给卡戴珊写过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她不要用“Kimono”也就是“和服”,作为内衣品牌的名字。



在欧美,文化挪用已经变成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过去贝克汉姆扎脏辫很酷,现在的白人明星要是随便扎脏辫,可能要被骂一年。


南加州大学举办的讨论会上,与会教授对文化挪用的评价是“种族资本主义”。


“那些占主导地位的边缘遭遇,以及移除、盗窃或提取的发生,都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营销或商品化了。它带来了经济利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种族资本主义。”


和一个普通的美国女孩穿旗袍只因为自己喜欢不同,《花木兰》的拍摄制作本身是一种盈利行为,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社会影响力,同时片方在中国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宣传。


它打破了一些东西,比如选了很符合中国审美的刘亦菲作为主角,但刘亦菲再美,一个人也是无法把整部电影都变美的。



归根到底,是西方对东方一贯以来的傲慢让它懒得照顾更多的了,反正除了中国观众和少部分日韩观众,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错的。


这可是一部筹备了近10年的电影,不是10个月。


好莱坞可以傲慢,中国观众也可以不买单。我们有权利对不符合自己历史和观念的文化挪用进行批评,有权利给它打低分。更何况作为超英电影本身,它也是不合格的。


今天是《花木兰》上映第二天,票房就已经快被上映了20天的《八佰》追上。


忘掉花木兰三个字,或许观影感受会好一些吧。



文/siri110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六铺生活家爱买好物
(点击图片查看)






- THE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