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信表情文章 > 一条邀请了15位中国匠人开展,作品同步出售

一条邀请了15位中国匠人开展,作品同步出售

作者:   来源:  热度:918  时间:2020-11-04














过去的6年里,
一条挖掘、报道了成百上千位独具匠




过去的6年里,

一条挖掘、报道了成百上千位独具匠心的手作职人,

本月,我们首次举办线下大展,

在一条凯德晶萃店,

(上海市徐家汇路268号凯德晶萃广场b1—25b号)

《一盏茶香》美学展,

汇聚了15个匠人品牌、一个家具品牌、

两位青年艺术家圃生和知弥。


《一盏茶香》参展匠人

本次展览,

分别邀请香、茶、器三个领域的老师。

非遗木雕传人林建军、

曾跟随香学宗师刘良佑学习的香学家吴清、

建盏大师陆金喜等一条的匠人朋友们,

不仅带来不少精选孤品,

还会每周末在展览现场,

轮番分享各自在茶道、器物、香事上的独到心得。


展览已于10月31日开幕,展期持续一个月。

除了古董孤品,展览现场也有可售的产品,
每一件,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

中国匠人们在仿品、假货、低价货的各种冲击下,

要生存得好、并让创作进入良性循环并不容易,

他们需要一个有审美、有公信力的平台,

一条未来致力于打造一个这样的平台。

除了已经在一条app上开出的匠人频道,

一条线下店会有展览专区,

持续支持这些真正在做好作品的匠人朋友们,

也邀请一条的朋友们,

前往参观、鉴赏与购买。


展览开幕现场剪彩仪式

10月31日,周六的下午,一条上海新天地凯德晶萃店,人头攒动。

整个空间三分之一的区域,布置了一场美学展览,15位匠人的香、茶、器三个类目的作品,以及2位青年艺术家的画作,分别错落分布在不同的展台。

这是一组上过央视的微雕木刻。我们问参展匠人之一、莆田木雕传承人林建军老师,做这样一组作品需要多少时间?回答:3年。

林建军在一条凯德晶萃店讲座现场
在当天的讲座分享中,他准备了四十多页的PPT,为现场观众深度讲解了沉香的历史、传承、产地,并教授大家如何辨识沉香。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林建军,16岁便走上了木雕之路。他的雕刻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他1995年开始学习木雕,犹以精微透雕技艺见长,是国家非遗莆田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藏云堂艺术雕刻品牌创始人。


展览中,“藏云堂"带来的4件收藏级的沉香挂件,都是精透微雕,难得的孤品。

林建军介绍说,每块沉香的生长形态都不同,不可将图形强加于沉香身上,构想需刚好符合沉香“该有的样子”,才舍得下手雕刻。
也正因此,功力再深厚也无法雕刻出完全一样的作品,每块挂件都是孤品,绝无仅有。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吴清是位十足的雅人。他自幼随祖父学习江南丝竹、盆景等传统雅艺,2004年,进入中国传统香学宗师刘良佑教授门下薰习香事,良佑师赐香名“玄烟”,专研香事文化
他有一座雅园,名“清禄书院”,收藏了从汉代至今六百多件香事用具。

图摄于常州博物馆,来源于网络

数年前,吴清在常州市博物馆近距离上手、观察蒋塘南宋墓出土的两块香品。经鼻鉴分析,他判断配方中应该有沉香、檀香、藏红花、龙涎香、安息香等。

吴清将此所得的香品作为灵感,结合《陈氏香谱》《新纂香谱》等香学典籍记载的与龙涎香相关的配方,调制出三款龙涎香方,重现古方中清润贵气的香气。

现在以三款古龙涎香方为基础,吴清研发出三款香品,在这次展览中展出。带诸位追溯、品味,千年前宋徽宗都难以释怀的奇香。


现场更展示了吴清老师收藏的一套清代的炉瓶三式,整组凑齐颇不容易。

“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说的是嗜茶如命的潮州人。

陶瓷艺术家李颜珣就出生、成长在这片土地上。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茶叶本身和喝茶的器具都颇感兴趣。


凤凰山是当地最主要的产茶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凤凰单丛”。

作为广东乌龙茶的代表,凤凰单丛素有“茶中香水”的美称。凤凰单丛的历史可上溯到南宋时期。相传皇帝赵昺曾流亡至凤凰山,煮茶汤解渴,并赐名“宋茶”。到了清朝,当地人为提升茶叶品质,想出了一个妙招: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单株销售,让优异树种的味道得以保持,“单丛”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过去十年间,李颜珣一直在凤凰山的各个茶场和茶农们“混”在一起,了解树种、研究工艺,只为寻得一口上等“单丛”。
去年,李颜珣和夫人创立了“食茶人”品牌,希望把凤凰单丛和潮州工夫茶的生活方式普及传承下去。

本次展览,“食茶人”带来了老丛蜜兰、老丛宋种、老丛鸭屎等特级好茶,全部产自乌岽山核心产区的高海拔茶园,具有海拔高、树龄高的鲜明特点,两者结合,让人一喝倾心。也有普通款的夜来香、鸭屎香、蜜兰香等口粮茶,可以领略凤凰单丛的多个口味。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自宋代起,武夷岩茶就是皇家贡品,并以其特有的“岩骨花香”征服了无数好茶之人。

“浣喜”茶研社的主理人李旸本是学设计出身,过着“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十年前,她第一次来到武夷山,便爱上了这里的山与水,也爱上了岩茶。


为了学习制作岩茶,她住进深山与当地的茶农交流学习,从管理山场、做青、焙茶、试茶,每一个环节都亲自上阵。
岩茶的制作工艺很复杂,需经过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挑拣、炭焙等步骤。春季采摘,秋冬方才收获。李旸做的岩茶,条索紧实,颜色乌黑,茶汤醇厚,余韵悠扬,产量极少,却口碑极好。

在痴迷岩茶之前,李旸学习剑道已有十年:“其实练剑和制茶很像,他们都是刚柔并济,知行合一,最难做到的就是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初心不忘,把每个品种还原它本身的滋味。”
这是李旸以剑道入茶道的理解和总结,也是她这十年来,采茶制茶,周而复始,乐此不疲的原因。

本次展览,可以见到由“浣喜”提供的顶级纯手工岩茶,来自核心山场,七八泡后,仍滋味丰富,如甘泉过喉。

周末讲座期间,李旸还将亲临现场泡茶分享,受邀的粉丝千万别错过。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吴健是福鼎百年制茶世家的第三代传人,也是福鼎白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自小伴着浓浓茶香、于丛丛茶树中长大的吴健,自1982年起便继承了吴家祖辈们的事业,将毕生心血放在了白茶制作和出口之上。

白茶制作讲究“不炒不揉,生晒为上”,人工干预极少,味道淡而不薄,有一种最接近土壤与森林的味道。老白茶向来难求,若是能够在良好环境之下,加以储存陈化,价值还要更高。

40年来,每天清晨,吴健醒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观察天气,以判断其湿度、日晒是否适宜白茶的萎凋工艺,“不管是外形亦或内含物,都要保持自然的状态。”先将鲜叶摊放在竹席上并置于微弱的阳光下,自然晾晒脱水;待到茶叶萎凋至七八成干时,才用文火慢慢烘干,喜欢白茶的人,都爱极了它的自然纯粹。


与一般茶人不同的是,吴健还拥有白茶出口的几十年经验,做出的茶叶可达到欧盟标准。欧盟标准非常不易,除了反复的送检外,还会对茶叶进行农残检测多达470 余项,绝对是高超的品质保证。

本次展览,展出了吴健制作的出口欧洲的2009年老白茶,以及2015年到2020年各年度的福鼎白茶。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正宗的金骏眉,只出自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桐木关。芽头采摘后,还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复杂工序,且全程由制茶师手工制作,才成就了金骏眉独特香气和口感。
桐木村老制茶师胡必胜,是最早参与金银铜骏眉制作推广的制茶师之一。


1953年出生于制茶世家的他,10岁起学茶,如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制茶经验,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制茶师。他的独门制茶方法,令金骏眉口感更为清爽,曾获得了桐木村红茶斗茶大赛中的金奖。

后来,胡必胜与其子胡永飞共同创办了“桐木村长”品牌。胡永飞2012年曾当选桐木村村长,在任期间,大力推广桐木村红茶,为茶、为村都贡献极大。
如今胡永飞已卸任,回归家族茶事业,全身心投入到传承红茶技艺中。

本次展览将展出“桐木村长”出品的核心正山金骏眉,以及2020年度的贵妃笑、赤甘状元等好茶。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宽山”是2011年诞生的金银器品牌,由主理人睿衍一手创办。
睿衍自幼痴迷音乐、绘画。习茶后,他耽于器物之美,并钻研生活美学。在走访多家国内和日本老工坊,反复向锤揲匠人们“取经”之后,他开创了“宽山集美堂”,一心铸造至美的金银汤沸等器物。

2021年,宽山更是把店铺开到了日本京都。




宽山银壶为匠人手工打造,工艺复杂,其中“一块打”的手法更是将制壶工艺发挥到极致,整件器物为一整块银板捶打而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30多种不同的木锤跟铁锤,敲打几万次!捶打的次数越多,壶壁越薄、越紧实、越有质感。银板经过敲打定型后无法修改,因此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准无误。


本次展出的宽山银壶,有煮水用的大银壶、公道杯、小急须需、巨轮珠、盖碗等各种款式,一共35种。


皮壳有亮皮和紫皮之分,随着使用的时间增长,紫皮的壶会变成深紫色,亮皮的壶会变成淡灰紫。
只要使用得当,能用上一辈子,甚至传给子孙也没什么问题。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在当今陶艺界,陆金喜被誉为“曜变建盏第一人”。

陆金喜作品和传世建盏文物对比。完好的宋代曜变天目盏传世仅三件,均藏于日本。
他复烧的曜变建盏,被公认为最接近宋代曜变天目盏原品,在器形、釉色和本质结构上均达到“形似、神似、质似”的艺术水平。

远看近乎黑,近看则流光溢彩,其内壁的斑纹,在阳光下焕发出如彩虹般的光晕,影影绰绰,飘忽不定,真乃是无上妙品。

陆金喜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英国V&A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博物馆收藏。他本人也多次前往日本各大博物馆,交流曜变建盏的复烧技艺。

2016年保利拍卖会上,陆金喜创作的“新建窑曜变天目盏”,拍出了112.7万元的高价,刷新了同类作品在国内的拍卖纪录。

陆金喜曜变建盏,采用古法柴烧工艺,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可谓是人烧一半,天烧一半,每一只盏,其纹路花色都独一无二!


本次展览,就将展出陆金喜多款经典建盏作品,还有平时极少见的孤品!

“工夫”二字,既指费时费力,也指细致讲究。
潮州人喝茶,从煮水到冲茶到品饮,要经过20道繁复的工序,故而人们用“工夫茶”来形容潮州人饮茶的习惯。潮州功夫茶被称为“中国茶道”,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一系列复杂、考究的冲泡步骤,不仅仪式十足、颇具观赏性,还能把广东名茶——凤凰单丛的山韵、香气激发出来。


喝潮州工夫茶,离不开好的茶杯。陶瓷艺术家李颜珣决定复刻老茶具,将潮州工夫茶的生活方式普及传承下去。

其中“若深珍藏”杯,与同玉书煨、红泥炉、孟臣罐一道,并称潮州工夫茶四宝。有四不俗处:小,可一啜而尽;浅,令水不留底;薄,出十分茶香;白,观茶汤之色。
此杯原为康熙年间原创,因杯子底款写着“若深珍藏”得名,潮州人很喜欢这款杯子的轻薄和大小,故而最为推崇。
此次复刻,选用了仿清代泥料,搭配白釉,精心烧制。最别致的是将“若深珍藏”的落款放到了杯心,让人在品饮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潮州工夫茶悠长的历史文化

《一盏茶香》展览推荐



这是刚刚过世的“大红袍之父”陈德华,生前做的茶。1985年,陈德华把母本秘密引种培育后的穗条,带回了武夷山,让大红袍焕发出“第二次生命”。由他焙制的岩茶多次以10万元以上的价格拍出,其亲制的一款60克重的“大红袍”更拍出56万元高价。他开启了岩茶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当代岩茶价值纪录的开创者与引领者。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邹云源,建盏烧制非遗传代表性传承人,师承著名陶瓷制作工艺大师黄良辉(已故)。他从事建盏制作研究近30年,对油滴盏和兔毫盏的烧制造诣颇深,从选土选矿到最后出窑成型,需经过十几道工序,每一步工序都是亲力亲为。
本次展览,邹云源带来了黑牡丹油滴盏、闪曜、兔毫十四件套、油滴茶具十二套等建盏作品。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詹桂溪,福建人,贵稀堂堂主,他着迷于恢复传统龙窑柴窑建盏作品的研究烧制。烧制出的建盏作品古朴大方,温润如玉。曾获得中华工艺优秀作品金奖、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木叶天目盏制作工艺失传700多年后,在江西景德镇,陶艺家焦鼎辉和他的团队非白造物,翻阅大量资料,经过无数次复烧实验后,终于将木叶天目盏复烧成功。

本次,共展出焦鼎辉团队的16件作品,分别有枫叶木叶盏、银杏木叶盏系列、桑叶木叶天目盏。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凌鲲,重庆市九龙沉香博物馆的创始人,现代沉香分类标准制定者之一。凌鲲还成立香方香文化非遗保护小组,研究传统香事,研发香文化的文创产品。
本次展览为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凌鲲根据念珠的直径、颗数,现场带来5种不同的沉香手串,欢迎玩家到展体验。同时为美学展特别准备了三款孤品值得一看。



文丘,吉州窑匠人,从事吉州窑烧制十余年,首创中国“冰蓝木叶盏”,冰蓝木叶盏的器型为禅意盏,盏身线条柔和,曲线从口沿至盏足处微微收拢,又似美人,故又称“美人盏”。

在2021年西泠的专场拍卖中,文丘的极品冰蓝菩提叶盏,多次以三千元以上的价格成交,作为一个现代的单盏,能达到这价格,足以说明大众对文丘的冰蓝菩提叶盏的认可。

本次展览,文丘带来了8件作品,其中有2件孤品,极品冰蓝菩提禅意盏和冰蓝菩提禅意盏。

点击头像,立即购买匠人好物

紫元香事主理人赵琼艳开发制作了经典的荷包香囊、手工窨桂花的沉香、以唐代平衡仪为创意的挂链、幽香沁人的奇楠手串、一盒体收纳的篆香套盒……无不体现出香事与生活应用的融合。

这次展览,赵琼艳带来数十种特色产品,分奇楠手串、沉香线香、各色香囊、上海博物馆“江南春香事系列”四大种类。

以上老师,除了已故陈德华老先生,都将于每周末在一条凯德店现场讲座分享,现已开通报名——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