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过自己去过多少个地方吗?”
“我自己还真没数过。”
眼前的蕾拉小姐穿着一身米色套装,整个人显得干练又优雅,似乎挺难和那个爱户外、爱探险的背包客女孩做联想。“最开始其实没什么旅行博主的概念,没想过能走到今天。”这一阵她翻看了自己从前的微博,感触颇多,“刚毕业的时候偶尔出去,就开始写旅行的点滴,后来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写的内容也基本都和旅行相关。人家就说,你不就是个旅行博主吗?就这样渐渐开始了。”
她曾在墨西哥和全城的“亡灵”狂欢,也曾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纵情舞动……她的文字温暖、治愈、浪漫,充满诗意和故事性,她的大片,令人目眩,仿佛身临其境……但每一帧漂亮的画面背后,都是不可想象的艰辛,“和自己出去玩不一样,工作真的超级累,巨!苦!”她一边笑,一边分享旅行博主的日常:
“今年2月,澳洲旅游局请了3个不同的KOL,在不同的地区拍摄。我记得安东尼的工作是和美食相关,他和墨尔本、悉尼的米其林餐厅主厨交流,做菜、品酒……轮到我,就去了乌鲁鲁,当时正是南半球的夏天,出门一定要戴头纱,不然苍蝇直接飞到嘴里!天气热,但是海水只有八九度。为了拍和海豚一起游泳,我要一次次往水里扎,拍一次,只能有一两秒钟的镜头,于是一次次扎进海里……”那天,快艇上的十多个工作人员,除了她都发烧了,“就我扛过来了。”
她自嘲:“但是我选择了这个。首先我本来就爱户外。当然玩户外和拍户外是两件事,为了拍摄效果常常要付出很多。比镜头里实际看到的,还要付出得多。”
骨子里,她就是爱探险、爱去“看看世界”的。很多年前,她一个人去美国自驾了两个月,印象最深的是在阿拉斯加的一个国家公园,“那次真的有点不自量力。”因为流连公园深处的自然风光,一不小心错过了最后一辆返程大巴,当时她认真思考过如何在公园里过夜,“几乎一个人都没有。非常原生态,很多野生动物,比如熊啊,就挺危险。”她轻描淡写着。“后来硬蹭了别人的车,是专门送Camping(露营)的人进去的,开车的是个老太太,整个车上就我和她两个人,把能聊的都聊了。回去的这六个小时无限感慨,哎,我怎么老做这种绝处逢生的事情。”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在一个地方好像不能超过两个月。如果不能很快去下一个地方,就会觉得难受。有种说法好像是脚下无根,不走动走动就‘脚痒痒’了。”旅行之于蕾拉小姐,仿佛已经不仅仅是爱好或者工作,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了。如果不是疫情的停顿,蕾拉小姐觉得自己这会儿应该在尼加拉瓜,晒着太阳过夏天了。
她总是期待着与不同的人、风景、食物发生联系,如此外放、多元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或许也为她在探寻自我的道路上打开了更多的可能。
Q:你有什么旅行的小习惯吗?
A:前几年比较爱吃。现在我出门的话一定要有音乐,随身带个小音箱,坐车也好,开车也好,徒步也好,都要有音乐。
Q:一个人旅行两个月,会觉得孤独吗?
A:某一个Moment会,会被小事触动。比如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在12月后就滞留国外,一直到今年9月。记得某天在逛加拿大的一个中国超市,意外的看到了小时候吃的零食——那种塑料罐装的麦芽糖,就在超市里控制不住的哭了起来。那个时候已经想家了,但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看到那些,就被触动了,立马看起回家的机票了。
Q:旅行中如何穿搭呢?
A:其实我不会特别去想穿什么,因为我走的时间很长,不会带那么多的行李。一般挑好搭配的单品。拍照的话,会提前看看要去的地方,根据颜色搭配好。
Q:给大家支个招吧,如何玩得像个当地人?
A:和当地人交流吧,因为很多信息你在网上查不到。早年出去我会用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住民宿或者酒店,和当地人打听,或者去街上喝喝咖啡,和大家聊天。
Q:私下还有什么小爱好?
A:滑翔伞。就和潜水一样,找到场地,有自己的装备,就能开始,每个地方的体验是不一样的。独特的视角没有办法代替,这个过程很爽。
除了旅行,许婧也会将她的经历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和分享。翻看她曾经写过的文字,里面不仅有旅行攻略,还有一些颇有意思的个人想法和观点的输出。
比如关于生活,她认为所谓“好生活”的定义,从来都是由我们自己赋予的。当我们的生活状态正处于一成不变的境地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OUT OF THE COMFORT ZONE」,去打破这些一成不变,去勇于改变现状。只有我们自己去打破、去闯荡、去经历,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好生活”。
正如她所言,她也在积极的践行,她害怕滞留在同一状态下止步不前,她会通过旅行,去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
这一阵,她正在读心理学方面的书,她说“积累”及学习,能给自己满足感。不管是心灵还是脚步,许婧一直保持自己“在路上”的状态,即便年岁的增长也不会让她感到慌乱。
监制:Caroline Cole
策划:Lynn Pan; Kate Zhang
编辑:宵夜
撰文:李洋
美术:Emery Ma;Shussy Pei;Jennie Hu
摄影:Linghe
妆发:潘潘
场地鸣谢:风语筑·中国建筑模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