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土美食不断走出了广州,你可能会疑惑,“还有什么是一个城市吃不到的?”
但食物总是带着浓厚的口味风俗,到达异乡后却不得不做出妥协。想吃到正宗、原汁原味的粤式美味?下面这些“本土特产”,真要在广州才称得上“能吃到”!
01
/ 肠粉/
窝篮肠粉同样是技术流,而且窝篮更加透气,肠粉皮薄透如蝉翼,吃起来口感爽滑!
最常见的抽屉式拉肠皮相对厚些,但也丝毫不逊色!纯米浆做成的肠粉米香味浓郁,吃起来肠粉皮微韧的口感也超级诱人!
相传濑粉是以前为了节约粮食而出现的,如今物质不再匮乏,粉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濑粉也不像小时候那么有存在感。
03
/ 生滚粥/
04
/ 竹升面 /
广州的竹升面,早已声名在外,从选料到做法,都非常讲究,不下苦工、没有师傅,真的学不来,所以要吃最正宗的竹升面?还是来广州吧!
和面不加一滴水,再揉面、碾压、去碱……一套流程下来,正宗的口感爽弹,带淡淡碱水味。
但有面还不够出色,汤底也很重要。传统的做法是用猪骨、大地鱼、虾子熬制汤底,鲜味十足的汤底搭上竹升面,才叫一流!
当然,竹升面除了最常见的搭配云吞,还能配牛腩或做成猪肉捞面、肉酱拌面,没有大地鱼汤的浸泡,竹升面少了点鲜甜,却更加劲道!
05
/ 煲仔饭 /
把外地人吓一跳的“煲仔饭”,却是我童年的乐趣。以前在街边、市场边有很多小门店,煲和炉子就放在街边,师傅手持竹筷来回倒腾。
等饭煮开再放料,彻底煮透后香气逼人,有饭焦却不“糊”,浇上酱油拌着吃,完美!黄鳝饭、腊味饭,都是我的最爱!
现在其实能吃煲仔饭的店也不少,但更多在后厨制作再端出,不能跟小时候一样站在旁边看,多少还是少了点感觉呀~
06
/ 啫啫煲 /
跟煲仔饭一样,啫啫煲对时间、火候的把握要求极高。
把生鲜食材放进极热的砂煲里,利用砂锅瞬间将食材表面烹熟,再配以葱姜蒜和各种酱汁爆香,肉汁牢牢被锁住,肉质又不会老。
不仅啫肉、啫大肠好吃,青菜和猪肠粉搭配酱料也是色香味俱全!
07
/ 白切鸡 /
广州人仿佛天生就爱吃鸡,而白切鸡这种最能吃出鲜味的做法,更是一口就能征服6至60岁的广州人。
皮亮、肉嫩、骨脆,皮肉之间有“啫喱”,是优秀白切鸡的基本要求。到现在,白切鸡已经融合了各种做法,不同餐厅的白切鸡也会略有不同。
但唯一不变的是,广州人对“鸡”的品质,有极高要求,够鲜嫩甜美、有鸡味,才入得了广州人的法眼,所以跟着广州人吃鸡,一定不会错。
08
/ 烧味 /
说完白切鸡,又怎么能漏了“烧味”这个广州人的餐桌“小确幸”。
流着蜜汁的叉烧、皮亮肉嫩的烧鹅、香脆可口的烧肉,还有手撕鸡、蜜汁鸡翅、烧排骨……我通通都咁爱!
这些烧味看似平凡,又开遍广州的大街小巷,但没有足够的功力可做不好吃哦!
在广州
想知道哪里有好吃又便宜的
就长按扫描二维码
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