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庭育儿
解决1000万家庭99%的育儿难题
在开始科普前,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2021年,科大大也会用更优质的育儿科普知识,回馈科粉们的支持和喜爱。
话说回来,大家有什么新年flag呢?
科大大发现,家长们比起给自己立flag,更愿意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对于小宝宝,很多家长表示要娃“学会认字”!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可见,大家对于“娃早认字”的执念有多深!而这一执念,科大大在去年也感受到了。
尤其在《挑战不可能》综艺播出后,看着台上5岁萌娃熟背诗词400首,识字3000+。
再看看自家娃,大字不识两个,家长们不仅投去了羡慕的眼神,还决定把娃识字这件事提上日程!
来源:CCTV挑战不可能
但过早识字真的好吗?真的值得羡慕吗?
眼看着寒假就要来了,科大大今天就把“娃认字”这件事说明白,让家长们不走弯路!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娃输在起跑线,从胎教到早教,再到教娃早识字、写字,甚至连《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都安排上了。
让娃小小的年纪,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过:“让孩子提早认字,或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图画书的习惯,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阅读障碍,还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所以早早地让孩子识字,可能会有2大危害:
产生阅读障碍
过早强硬地塞给孩子字词,只会压制孩子的自我学习力,和爆发负面情绪。
甚至未来出现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或对老师和课堂有极强的仇恨心理。
有研究表明:过早被迫认字的孩子,初入小学时可能比未认字的孩子优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优势不再明显。
紧接着,大家想一想,娃上幼儿园后,你接娃回家时,第一句话是不是:“今天又学了什么字?”
限制想象力
在孩子的世界里,一个“O”,可能足球、还可能是糖果、甜甜圈、蛋糕。
但如果过早地灌输拼音的概念,告诉孩子,这是 “wo”,不是其他任何事物,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说到这,相信不少家长会问,那难道不教娃了?
当然不是!在孩子识字敏感期,家长也要用对方法!
我们都学过“揠苗助长”的故事,知道这是违背正常生长规律的。
孩子也是一样,如果还没学好走,就让他开始跑,很可能直接摔倒在跑道!
所以,万物都有规律可循,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更有规律可循!
科大大也将在视频中为大家讲解,快戳视频了解详细内容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孩子在语言学习中,始终是主动者,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就一定能开花结果。
家长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但这也不代表娃啥都不用学了!5岁以前,是宝宝的认字敏感期。
如果在这之前,家长不加以引导,也不利于娃的语言发育。
但是,正确的方法是关键!
科大大也将倾情奉献一份“识字攻略”,家长按照宝宝的年龄段,直接抄作业吧
0-1岁
0-3个月,用各种语言和声音(避免噪音)刺激宝宝,发展听力,多拥抱、抚摸宝宝并面对面地和宝宝交流,多听摇篮曲。
4个月以后,继续用语言刺激,鼓励诱导宝宝发音。
9-12个月,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给宝宝“输入”规范、正确的发音。
1-2岁
①多和宝宝说话;提供良好的言语榜样和言语示范,也可利用语言游戏,如词语接龙等进行词语练习,鼓励宝宝多开口。
②绘本阅读;可以指着绘本书里的内容,告诉他们具体情节,帮助宝宝掌握新词汇。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3岁
①扩展词汇的丰富性。
比如用“观察”来代替“看”;用“五颜六色”来代替“很多颜色”,用“可爱的橘猫”来代替“小猫”。
②及时回答宝宝的问题。
宝宝进入到“文字敏感期”,变成“十万个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一个问题可能会问上好多遍。
爸妈们一定要耐住性子,不要抱着“读了你也不懂”的态度来敷衍。当宝宝表现出好奇,就算是已经问过好几遍的问题,也要耐心地及时反馈。
3-4岁
①让识字融入宝宝生活。
家长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宝宝自然就学会了认字。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②给文字配上图片。
在刚开始认字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字画结合的卡片。
图文并茂的方式和色彩丰富的视觉效果,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能够激发他们更多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比如学习数字,就可以学习下面的视频,用数字画简笔画,也能增加宝宝的想象力
5-6岁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家长可以用小游戏提升宝宝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科大大再为大家介绍一种游戏——扑克拼字法。
将拼字和扑克游戏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学认字,又能进行亲子互动;既能有输入,也能有输出。
图片来源:人民视频
最后,科大大想说:
在宝宝识字和游戏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和奖励,如果没有说对,更不要责备。
教孩子识字的目的,不是为了攀比数量,而是让他们知道字是一种表达意义的有用符号,能够帮助他们认识世界。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
康松玲:教育学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天津市学前教育学会理事暨早期教育专业发展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