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阅读微信文章 > 4天39例,河北疫情蔓延,这个教训你千万要记住!

4天39例,河北疫情蔓延,这个教训你千万要记住!

作者:   来源:  热度:1365  时间:2021-01-19








文 | 十点君十点读书原创

4天39例确诊!


今天一早,热搜


文 | 十点君
十点读书原创


4天39例确诊!


今天一早,热搜上连续几条河北疫情的消息,让人心里一慌。


疫情似乎又在加重。


据河北卫健委统计,1月5日0-24时,河北省已经新增了20例本地确诊病例,43例无症状感染患者。


(来源:河北卫健委)


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已被调为高风险地区


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高风险区。


(来源:河北卫健委)


河北政府宣布全省进入战时状态,全面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来源:河北日报)


从2号河北通报病例出现,到今天数字大幅上升,大家才真正意识到,狡猾的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经隐秘传播一段时间了。


早先,辽宁也散现众多病例。


纵观其中细节,有一些隐秘的事例,正在为人们敲响警钟。



辽宁沈阳市最初公布确诊患者流调时,大家对一个人的行程轨迹表示了不满。


确诊的患者,是一位67岁的老太太。


11月29日,这位老太太从韩国回到沈阳。


按道理,她要遵循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的条令。


但结束集中隔离后,老太太却一天居家隔离都没遵守。


不但没有遵守,她还把沈阳城六区一个不落下地跑了一遍。


那所逛的范围之广,包括火车站、商场、医院、火锅店……


而且,这几十次出行中,全都是乘坐出租车或者其他公共交通。


(轨迹图)


4天后,老太太出现了症状。


但是,到这,她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也没有及时跟相关部门反馈、就医。


而是,一个人4次前往小诊所打点滴,期间还辗转了5个小医院。


按规定,有发热情况要到指定门诊进行排查、治疗。


因为发热门诊各项排查程序、诊疗方案和防护措施都最权威、最安全。


但老太太直到最后身体拖不下去了,才去了大医院。


更让人不解的是,老太太邻居被感染后明确表示,自己曾陪老太太去医院就诊。


但老太太在接受流程调查时,压根没有提及这一行程。


(邻居流调,来源:沈阳网)


(尹某某流调,来源:沈阳网)


果不其然,就在全国人民欢度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沈阳报告新增27例本土确诊病例,全部都是和这位老太太有关。


(来源:澎湃新闻


其中还包括5名医护人员、一名95岁老人……


期间种种行为,不仅害了老太太自己,更让沈阳一城人遭受损失。


疫情期间,类似案例不是一例。


早在去年3月,河南郑州郭某,刻意隐瞒境外行程,后来被判刑一年半。


郭某刻意隐瞒行程的行为,导致郑州19天连续确诊清零的局面被打破;


导致其所在大厦全部停工,


间接导致郑州全面复工计划改变、郑州学生复学推迟......


其中损失难以估量。


反观另一面。


形成对比的是,此次河北疫情中的1位确诊病例。


她在1月2日凌晨4点感觉发烧,凌晨5点就让家人租车陪同去大医院就诊。


当日确诊。


老人所在的小果庄开始做了大规模排查,后续多个确诊案例都是在排查中检测出来的。


你可以试想下,在北方寒潮肆虐的冬日。


住在村里的61岁老太太,文化水平并不高,行动也没有年轻人便利。


在凌晨自觉身体不对劲后,1小时后就马上动身去城区大医院就诊。


而且,没有乘坐公共交通,选择租车。


网友评价,如果没有这个老人,也许情况更加严重。


这样的防疫意识让人敬佩。


除了流调信息外,石家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中,负责人还表示:


这次疫情呈现家庭聚集的特点。


(来源:央视新闻


元旦期间,很多人赶着举行婚礼。


多个病例在确诊前参加了聚集性活动,或到过人员密集的场所。


在河北的确诊病例中,有一位女士,4天参加了3场婚宴。


河北的疫情也波及到了西安。


因为西安有9个人,也到访河北,参加了那场婚礼,成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现在西安已调查了这9人的行为轨迹,管控约上千人。


(来源:新京报)


满目的横幅标语,小区村口的大喇叭,基层工作人员,其实都在做一件事:


宣传科学防疫方法。


但知道与做到,结果迥然不同。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与一时疏忽形成对比的是,社会为此负担的巨额成本。


先是核酸检测。


按照河北新闻网发布的数据,截止1月5日,疫情重灾区已经开展了大面积核酸检测,数量超过40万。


这背后是成千上万真金白银的财政支出,是巨大的物资消耗。


还有人力成本。


即使按照检测1人1分钟来计算,完成40万人口的检测,也需要1000个人不眠不休地干上3天3夜。


当然,这还不算排查、动员、组织、需要花费的人力。


而快速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量,靠的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是每一个普通基层人员和医疗人员,一个个平凡人的肉身。


寒潮来临,微博上的段子称这不是低温预警,是冻哭预警。


今明两天是此次寒潮最冷的两天。


北京最高气温只有零下10度,泼水成冰。早年这种情形只能在东北看到。


河北最高气温也低于零下。


医护人员的护目镜上起了雾气,手脚被冻僵。


任务降临,只有向前。


就在昨天,石家庄市政府又宣布,要实现石家庄全市人口核酸检测,这又是1000万的检测量级。


(来源:人民日报)


靠的还是这些普通人。


除了核酸检测,社会节奏也因此放缓。


1月5日,河北高风险区小果庄村启动闭环管控。


(来源:人民日报)


似乎又回到了去年春节时的场景,禁止进村出村,人们闭门在家。


1月6日,石家庄客运总站发布通知,因本地疫情原因客运总站停运。


同时,高速重要路段也封路。


(来源:石家庄客运站公众号)


1月6日起,石家庄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暂停线下教育教学工作。


(来源,石家庄教育局官方文件)


寄宿学校全封闭管理。


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宣布放假。


平时热闹的街道,如今已是空空荡荡。


(图源:央视新闻直播截图)


地铁里也几乎没有人。


(来源:梨视频)


接受采访时,小果庄村一建筑装饰公司的路先生说:“生意是没法做了,谈好的事情只能先搁置。”


这背后又有很多人因此被拽出生活的常轨。


知乎上有网友笑称,自己本来在武汉打工,出现疫情之后,工厂停工。他只能回到河北老家中。家里人不放心,再也不想放他出去打工了。


于是他好不容易在县城搞了点小生意,没想到现在,没干几个月又要隔离停工了。


他感慨:“钱真难挣!”


因为疫情,人们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成功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当然,一时疏忽带来的成本也是每一个人的。



很多人疑问:


疫情到底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它是不是已经走远了?


这个问题,也许并没有一个准确回答。


我们只知道的是,形势依旧严峻。


境外疫情尚未平息,不断有输入案例。


病毒已经出现变异,隐蔽性和传染性都在增加。


恰逢冬季严寒时刻,病毒存活时间变长。


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掉以轻心,盲目乐观都不可取。


今天才是新年第一周,刚刚过去的2020年,并没有走远。


遥想去年此时。


也是一样渐浓的年味,也是一样严寒的天气


去年此时,人们在讨论假期,讨论年终奖,讨论过年要做些什么。没人知道,一颗病毒的种子正在悄然蔓延。


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我们学习如何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疫情。


从钟南山临危受命开始。



一个已过80岁的老人,踏上了去往武汉的高铁。


疫情吃紧,即刻出征,他没有买到票,只能坐在高铁的餐车上。


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


死亡和感染人数都在不断上涨,但人们说:


中国有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


无所畏忌。


还有医生张静静。



大年初一,她丢下4岁的孩子去往武汉,成为山东第一批援鄂的医护人员。


50多天,她一直都守在一线战斗。


她特意把头发剪短,方便照顾病人。


终于,疫情控制下来时,张静静得以回家。


只是还没有与丈夫孩子团聚,她就突发心脏病,离开人世。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豪言,成了张静静的人生。


这个名单还可以一直往下列。


故事还可以一直向下讲述。


在6月份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真实的数字帮我们回顾了这场灾难——



14亿

14亿中国人民


4.26万

自1月24日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


2.9亿小时

截至5月31日,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881万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9亿小时。


13.5亿元

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


…………


如果说在这场硬战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不过是一些非常朴素的经验——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媒体较劲着,说老子就是不戴口罩;在欧洲部分国家指责口罩只是心理安慰时;


14亿中国人默默带上了口罩。


其他国家的民众上街聚集时,各项大赛照常举行时;


14亿中国人默默留在了家里。


那么多人,甚至付出生命,为时一年,教给我们的道理不过是:


及时公开,相信科学,严防死守,团结一致。


不过是戴口罩,少聚集,发现问题立马就诊。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安乐使人忘却。


很多人已经开始掉以轻心。


如今,新年临近,人们都怀着合家团圆的期盼。


能不能过个好年,取决于正在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


能不能保住一年来争取的现状,能不能告慰逝去生命的英魂,都取决于每一个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人。


取决于我们对规则的遵守,对生命的敬畏。


做好自己,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点亮【在看】,稳住战果,需要你的参与。



作者 | 彭春花、吴桐
主播|林静,声音和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音乐|《最美的颜色》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