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问做父母的,早干什么去了?还是就事论事吧!
尽量去借能借多少算多少,或者跟对方父母商量商量,争取共同来把儿女婚事圆满办好。
男落女家现在都是独身子女,本来也是两边走走。
目前江浙有些地方,实行"两头婚"形式,男方不用出彩礼,生两个小孩,一人一姓。我看挺好的。
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那只有让儿子去女方家落户。或者让他们私奔(但现在好象不多了)。
再没有办法,只好打光棍。[呲牙][呲牙]
牛老能卖钱,人老又卖不到钱。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不喜勿喷)。
我们知道,上海是老年人比例最高的城市!截至2020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33.49万人,占总人口的36.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82.44万人,占总人口的25.9%。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3.4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2.53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5.5%,占总人口的5.6%。
封控之后,不管是养老院还是居家的老人,该如何照顾呢?
一旦封控,✓老人造成的影响最大!
比如生活规律被打破,广场舞跳不了了,遛弯去不成了,和老朋友聊天,下棋,遛鸟,遛狗,上老年大学,都受限制。
比如生病的老人要定点到医院透析,治疗,怎么办?
比如钟点工来不了了,瘫痪老人的生活照顾怎么办?
最近市民的频频求助,大多是这样的事!
一般来说,在养老院的要好一些!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护工长期工作,不能轮换休息,身心极度疲劳,可能脾气会不好!
居家的,有家人的,问题也不大,年轻人不用上班,还增加了照顾时间。
没有家人的,就需要社区的定点照顾,比如定点送送饭,房间就先不打扫了。
瘫痪的和患病的是最麻烦的!
那就是特事特办!
上海不少社区都在此问题上探索了成熟的帮办、代办机制。比如取药,派出所主动服务,由社区民警当“跑腿小哥”跨江取药。
就是最大限度照顾这些特殊人群!
对于慢病老人,志愿者就排摸出一张居民购药清单,精准对接社区卫生中心等,开通代购服务。
相信上海人民的爱心,一定能帮助老人们度过难关!
我就生活在农村,把我看到的和大家说一下,往年的农村到了过年的时候特别热闹,每家都串门串户,走亲戚是老习俗了,今年因为这个疫情爆发,都转变思想了,不再走亲访友了。在国家媒体加上乡镇领导的大力宣传下,都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各自都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已经深入人心。各个乡镇在舆论造势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进每个村庄的路口都封闭起来,有的用土堆起来,有的挖条沟,开汽车的想进村进不去,出村出不来。村干部们每天有人在路口值班,对于出入人员该登记的登记,及时记下他们的行踪,一切的工作做的相当到位,为整个局势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