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阅读微信文章 > 必须对老板坦白了:你敬的那杯酒,我真的不想喝

必须对老板坦白了:你敬的那杯酒,我真的不想喝

作者:   来源:  热度:1016  时间:2020-09-05







- 这是新世相的第1367篇文章 -
Sayings:
如果你问现在的

- 这是新世相的第1367篇文章 -

Sayings:

如果你问现在的年轻人,平常最喜欢干啥?

ta 会回答:“去喝酒。

如果你再问,平常最讨厌干啥?

ta 恐怕还会回答:“去喝酒。

年轻人喜欢的,是跟朋友一起喝酒聚会。

而他们讨厌的,是跟长辈、领导一起参加酒局。


前几天,那条“银行新职员不喝酒,被领导怒扇耳光”的新闻,把大家气得够呛——

厦门国际银行的新职员杨子睿,因为不喝领导敬的酒,被当场打脸辱骂。


这条新闻成为导火索,网友们集体控诉——


“酒桌文化,是21 世纪新型糟粕。”



其实,这股怒火并非偶然。

酒桌上令人不快的潜规则,让年轻人身心俱疲。

只要上了酒桌,就会被莫名其妙地“教做人”。


劝酒人会阴阳怪气地逼你“给点面子”。


甚至莫名其妙地“性别歧视”:不烟不酒,不是真男人。



令人无语的是,喝酒,还变成检验一个人是否有前途的隐性标准。

逃避酒桌,就会变成“社交绝缘体”——

得不到领导的器重、不能跟同事们打成一片、甚至给家长丢脸。


酒桌的潜规则早就该被抵制了,可总有人为它辩护——


“不喝就是不懂事。”

“学喝酒,进社会有好处。”


如此强人所难的酒桌文化,逼我们失去了社交的快乐。


酒杯碰在一起,全是让人脚趾抓地的祝酒辞。


可气又可笑的酒桌,我们忍受太久了。




回想起被酒桌文化困扰的时刻,我只觉得“荒谬”。

只要是经历过的人,一定明白酒桌规矩有多夸张。

比如,地位从高到低的座次。


一张小酒桌,包含着集国学、玄学、风水学、政治学于一体的大学问。



主陪、主宾的位置相当于龙椅。

如果初出茅庐的你不小心坐了,那就犯了“职场大忌”。

网友 @毛小军 去年入职某大型互联网公司。


领导带新员工吃饭,年轻人坐得乱七八糟。

主管当场发火,甚至扬言要把他们都开了。


座次尚且让人如履薄冰,敬起酒来,更让人胆战心惊。

你以为喝酒就是碰杯聊天。

NO!

我的朋友 @鱼豆告诉我,山东酒桌上的敬酒,堪比一道奥数题——

主陪敬酒,大家分 3 口喝完;

副陪再敬酒,大家分 2 口喝完;

三陪开始表演,这杯全员 1 口闷;


最悲催的四陪登场,ta 必须干了,别人随意。

我惊了:那轮到五陪敬酒,大家不得呕一杯出来?



,劝酒才是一场土味语录的比拼——

极其押韵,却没道理:

感情要是铁,不怕胃出血!
感情要是深,喝完打吊针!

反正不喝出病来,就是感情不到位。


知乎某匿名网友说,他们老家有一种劝酒叫“端酒”:

晚辈端给长辈,主人端给客人。

本意是,把最好的留给尊贵的人。

但现在却变味儿了:这酒,你必须喝下去,不喝,大家都没面子。

每逢佳节,他就被一群小辈劝酒,喝到天旋地转。



最荒谬的是,你的学历、能力、努力,都没有你的“酒力”重要。


想要升职加薪,得在酒桌上谈。

酒桌顺口溜教育年轻人:

能喝一两喝二两,这个同志够豪爽;
能喝二两喝六两,这个同志要培养;
能喝半斤喝一斤,这个同志最贴心;
能喝一斤喝一桶,下回提拔当副总。

读者 @碧莲 初做销售,经理让他不用急着学业务,先练好酒量。


因为业绩好不好,酒桌见分晓——

喝完酒,这单就拿下!



不管你平时多么端庄得体。

上了酒桌,不喝到丑态百出,就不算“有诚意”。

酒量不错的@roaster 说:

他陪领导,一斤白酒下肚,出门仍然口齿清晰。

但领导却不满,觉得他“没尽力”——

小时候,我们看着父母敬酒,喝高了被人抬回家。

万分不解,还抱怨他们总是喝多。

长大后,才发现爸妈当年太不容易

而这份痛苦,没想到也轮到了自己头上



酒桌不仅荒谬,还是残酷的。

它真枪实弹地摧残了我们的身体。

有些人忍受着肉体的痛苦——
网友 @蒙马特 为了业绩,每次都被客户灌到酩酊大醉。
只能偷偷跑到厕所抠吐:
“每次陪酒,都感觉喉咙被烧出一个黑洞。”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刚从酒桌下来,就被送进急诊。

我朋友@沈思 是护士,她说逢年过节,医院急诊全是喝酒喝出病的。

有的胃出血,有的肝硬化,有的脑血管出了问题。

惨状百出。



读者@小鲅鱼 常年陪领导觥筹交错,同事都夸她是喝酒猛将。
但只有她知道,自己的手已经喝到不自觉颤抖。

可劝酒的人,并不把伤害当回事。

你在酒桌上喝得越难受,ta 就越有“成就感”。

有些人忍受着心理创伤——

你尊重长辈、领导,而他们并不在酒桌上尊重你。

大家小时候,应该有类似的经历。

你和大人去饭局,吃到一半,你的老父亲突然把你提溜起来:

“站起来,唱一首《咱当兵的人》!”
只觉得自己像个猴儿。


网友@troy 是个文学爱好者。

每次参加聚会,父母都要求他当场赋诗一首,给叔叔们助兴。

他既不情愿,又十分尴尬。



你给别人面子,把自己灌醉。
但酒蒙子们,不给不喝酒的人留任何面子。

酒量差会被无情嘲笑——

“你养金鱼呢?”



酒胆小要被疯狂拉踩——

“人小李一瓶吹了,你就抿一口?”

读者 @周星豪 经常被亲戚如此“指点”。

每次过年喝酒,他的酒量都被表弟比到车底。



提到酒桌,很多人都有 PTSD 。

有人闻到酒味儿就生理不适。

网友@兮兮 说自己曾经被灌酒,上吐下泻进医院。

现在她一闻到白酒味儿就犯恶心,从此滴酒不沾。



有人听到敬酒辞,就翻白眼。

我的同桌@汽水儿曾是国企小科员,被逼着说过很多“场面话”。

她现在一听到敬酒辞,就忍不住开骂。



酒桌让人上吐下泻、让人尊严扫地。

但可悲的是,多数情况下,我们无力拒绝它。




酒桌上的自己,用四个字概括就是——

骑虎难下。

一开始我们是拒绝的。

就像庞博在《吐槽大会》上说的:

“很难接受酒桌上那种虚假的交流氛围。”


但拒绝,你就要面对长辈的失望——

读者@羊山公务员家庭,坚信“喝酒就能平步青云”的老传统。

结果他偏偏是个滴酒不沾的男生。

他爸经常在酒桌上叹气:“我家这孩子,没前途。”

你还要面对上司的冷眼——

网友@Livis 不会喝酒,经理直接跟同事说:

“以后见客户不用带她了,她也不喝酒。”

为了前途和业绩,很多人被逼无奈,坐上酒桌。

变成了他们曾经最讨厌的大人。

说了很多并不由衷的话——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二舅倒杯酒。
一条大河波浪宽,这酒说啥也得干。


做了很多身不由己的事——

比如,假装津津有味地听人吹牛。

网友 @胡八二 参加父亲的战友聚会。

听他们畅聊“当年勇”,然后互相吹嘘自己的5个亿大工程。

再无聊也要面带微笑,还得给大人们提一杯。



比如,假装融入自己毫无兴趣的话题。

读者 @静静 陪领导吃饭,听她们哭诉孩子早恋的问题。

她不得不装作非常痛心,频频摇头。

虽然她小学六年级,就已经品尝过早恋的苦了。



有人一下酒桌,身体就被掏空,心里充满了对自己的失望——

网友 @BB8说,她从初上酒桌的苍惶不安,到后来游刃有余,现在还能提点后辈。

这过程中,没有“成长”的喜悦。

只有“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大人”的恐惧。



喝酒真的能证明能力?真的能一秒搞定业务吗?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吃这套。

从前,我们总是“闷声挨重锤”。

而杨子睿事件后,我们终于等来了不同的声音。

“斯巴达勇士赛“听闻杨子睿抵制酒桌文化,向他发去了邀请函。


斯巴达勇士赛(Spartan Race):一项遍布全球的系列障碍赛

赛方对他的勇士精神赞不绝口——

“真正的勇士是敢于说不的人;是面对不公绝不低头的人。”


这也鼓励了许多年轻人站出来——

在 to drink 和 not to drink 之间,他们选择了勇敢。

为了反抗酒桌文化,他们想出各种“诡计”:

对付流氓,就要比 ta 更流氓。

有人专门准备“嘴漏杯”——

“我喝了,我装的。”


有人在酒桌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吃一颗头孢——

“喝了就进医院,谁也别想劝我酒。”



有的人,把“杠精”发挥到极致。

我干了,你随意!
好嘞,那我不喝。



更多的人,没什么花招,但意志坚定——

说什么,都不喝。



网友 @大昭 说,亲戚劝酒,他微笑了一下,转头就走。
尴尬的不是自己,反而是劝酒的人。

网友们集体点赞这些“诡计”——

“让大家不舒服的陋习,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年轻人拒绝的并不是喝酒本身。

他们拒绝的,是令人不适的规矩,和推杯换盏之间的客套话。

他们拒绝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去交换所谓的利益。

酒就是酒,不是社交筹码。

比起在酒桌上游刃有余,每个人都有更好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去获得肯定。



撰稿:刘喜奔
责编:汽水儿



晚祷时刻:

希望大家以后不要遇到“酒桌伍佰”
因为“喝完这一杯,还有一杯”。
还可能是三杯。


希望所有“一口闷”,
都因为感情深!
↓↓↓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