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信朋友圈文章 > 花衬衫花裤头,是南方人的浪漫

花衬衫花裤头,是南方人的浪漫

作者:   来源:  热度:757  时间:2020-06-26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花衬衫潮流史


作者:棉大葵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走在人流密集的街区,总能看到几个穿着花衬衫或花裤衩的小哥哥小姐姐,宽松而“花里胡哨”的装扮散发出的浓浓港式复古味,俨然站在时尚前沿。


时髦精们给这种衣服取了个很应景的名字:“爷爷衫”或“爸爸裤”,这其实是用来形容这种花衣服的源头——80、90年代广府地区流行的男式花衬衫、花裤衩。


猫王叔叔/爷爷镇楼

你看他这件花衬衫如何


不过广府地区人民喜欢穿“花”衣服并非90年代才出现,早在清后期,这种现象就已经很明显了。而这种穿衣风格,事实上也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们共同选择的浪漫。



民间的花色浪漫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文化开始逐渐摆脱以往与世封闭的状态,文化上也受到了西方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服饰开始接受外来的挑战与刺激。


像天津这样的口岸城市

很快就完全西化了

(截图:电影《师父》)


和皇室、官吏的服装往往以繁复的颜色纹饰区分等级不同,民间服饰往往谈不上多么华丽奢侈。但服饰工艺的进步,还是推动了更成熟的印染、刺绣技术的出现,各种反应时代风貌的图案和花纹也开始在人们的衣着中出现了。


国门被打开之后,以广府地区为代表的百姓服饰受到西方影响,在风格上也渐渐热烈化(当时西方浪漫主义盛行,衣衫常见色彩热烈鲜明、富有运动感的设计),善于运用色彩混搭、图案对比等元素。像广府女子的袍服、霞披花色繁多,富贵人家面料喜用丝绸,饰以蝴蝶及各种绣花纹样;老年人或孀妇习惯用相对素淡的颜色;年轻女性和大闺女的衣物则多用鲜艳的颜色。


张曼玉就以旗袍形象深入人心

在电影中根据剧情,她换了很多套不同花色的旗袍

(图片:电影《花样年华》海报)


相比之下,男子的衣物似乎总是比女子的稍微素了一些,但也能感受到与以往的古板单调完全不同的气息。


当时,洗衣粉尚未出现,这些鲜艳衣物的清洗条件实为有限。比较穷的人家往往还是到河边用木锤砸几下进行清洗,稍微讲究一些的人家常常用皂角来洗,更富裕一些的人家会用面粉洗衣服。不过这些“洗涤剂”往往容易洗不干净,并对衣物纤维造成一定损害。


现在河里洗衣服在南方也不常见了

(图片:路见人 /图虫创意


下一个服饰色彩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的阶段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


当时西方的嬉皮士文化盛行,嬉皮士们穿的色彩鲜艳的、小众大胆的衣饰也被国内新潮的年轻人效仿,大家穿得越来越清凉、“洋气”,作为对外开放先锋的广府一带自是率先感受到了这种风气。


“嬉 皮 士”

(图片:www.needpix.com)


此时便是短衬衫和短裤衩开始流行的时期,广府地区的服装商们结合流行趋势以及当地人民的穿衣喜好,设计了版式多样的各种花衬衫,让这种衣服更受欢迎。


从图案和色彩来看,花衬衫、花短裤可分这么几类:第一类是用鲜明对比色设计的图案,看上去色调明快、显年轻;第二类是用厚重色块堆积成不规则图案,给人以高雅凝重之感;还有的布料上直接印上各种花型、草木虫鱼鸟兽,这就让穿者显得活泼新潮。


无论男女老少,总能从多样的花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花”,以“花”为俏,于是在8、90年代的广东、香港街头,穿花衬衫、花裤衩的人们甚至能自成一道风景。


而在简约风、性冷淡风盛行的今天,花衬衫也多了些不那么正面的形容词,包括“俗气”、“土味”、“花里胡哨”等等。然而时尚说到底就是无数个轮回,花衣服花裤头指不定啥时候又会站到审美的前沿上。



来吧,一起花吧


其实光是受外来文化冲击这点并不足以解释广府地区人民爱穿花衣服的现象。文化与水土密不可分,这种文化现象则与广府的地理条件也有着有密切相关性。


广府地处亚热带地区,炎热多雨,夏长冬短,日朝充足。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们往往倾向于穿着棉料、丝麻料衣物,毕竟它们清凉、舒爽、不粘身。


如今的广东街头,人们的穿着就更是多种多样了

(图片:Sumeth anu / shutterstock)


同时,南方土地低湿,草木繁茂,山川明媚,自然资源充裕这体现在衣着色彩上,便是明艳,活泼,鲜明,这样显眼的配色和多样的花型能缓解闷热天气带来的沉闷感,比黑白灰等严肃色调更能让人感到充满活力。


当然,生活在相似气候条件下的人并不局限在我国广府地区台湾、贵州、海南以及赤道附近的东南亚各国,热起来只会有过之无不及,而这些地区或国家同样也有很“花”的特色衣着。


少数民族服饰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色彩鲜艳

(图片:Kadmy /图虫创意


比如贵州、广西苗民的服饰。苗族人民喜爱鲜艳的色彩,色彩在苗族衣物也中没有等级、贵贱之分。苗族妇女在将色彩运用到服饰上时,能够在表现出丰富想象力而又让各色块的比例协调,无论是什么图案或风格,苗族女子都能从布局或色彩的纯度、明度、色相等方面进行色彩搭配,让服饰呈现出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的效果,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贵州苗族服饰

(图片:L-Bit/shutterstock.com)


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地区也能看到当地人民服饰与相似纬度地区的服饰存在颜色使用上的相似性,如东南亚的土生华人族群的娘惹服饰。


制作娘惹服饰的布料,似乎和家里的花被面有点像

(图片:Lena Lee / shutterstock)


娘惹服饰以我国传统长衫为灵感,经过改良而成,一般来说可分为上下装。上衣是名为“可巴雅”的长衣,下身配纱笼(类似筒裙的服装),布料轻薄凉爽,裁剪优美。


在花色上,上衣颜色多使用红色、紫色、白色或其它深色,但娘惹可巴雅前长后短,前面多为绣花纹样,颜色也以浅色淡色等素雅颜色为主;下装纱笼的花纹色彩相当富有马来情调,颜色鲜明,图案基本都是花草叶图。


猫斯图去马来西亚旅游时拍摄的成衣

据说猫妈妈直接买了一件穿上了


显然,我国南方华人在向外迁徙的过程中也将他们对鲜艳配色的喜爱带到了异地。



“花”衣服的难题


文化的辐射不会只是向外。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广府地区对国内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不仅广式吃食风靡全国,这里流行的衣着也常常成为全国地区的服饰风向标。正如喇叭裤的流行最先在广东开始,之后迅速传播全国;改革开放后,群众大规模穿着鲜艳配色的衣服的情况也是最先出现在这里,最后形成全国风尚。


今天,“今天穿什么”早已经已经成为国内流行文化的一种,而在衣着搭配中,明艳的色彩常常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几乎年轻人人手都会有几件明亮色系混搭的衣物。


然而颜色鲜亮、花纹繁多的衣物给我们带来时髦感和明快感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日常难题——洗衣服就是个常见场景。


像我本人,有几件颜色鲜亮且印有一些抽象彩色图案的衣服,常常穿,常常洗,一方面希望洗得越干净越好,另一方面又担心担心印花变浅,而这也是难免的,不过我比较懒,单独买的护色剂也常常想不起来用,所以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寻找多功能的洗衣剂,偶然的机会下,同事就给我推荐了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试用了下觉得不错就一直用下来了。


先介绍一下它。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是设计成凝珠形式的洗衣剂,干净卫生,取用方便。



一方面,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添加了护衣亮色剂,能够在衣物被洗涤的过程中保护衣服颜色,做到洗多次衣服,衣物颜色依然如新,这就解决了“怕花衣服掉色”的问题。


具体效果我们可以实验看一下。在测试中,我们用将相的模拟衣物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旋转式浸泡在含有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和国标洗衣液的溶液中,结果发现,浸泡在含有凝珠液体中的模拟衣物显然更新、更亮。



那么,既然衣物颜色保护得这么好,会不会连细菌和污渍也很容易被“保护”地很好?


这一点同样不必担心,经过我本人试用,衣物的洁净效果相当出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实验中,我们将两件污染程度一致的模拟衣服分别使用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和国标洗衣液进行洗涤,结果依然不言自明。


可不能小看了清洁效果这一点,毕竟1颗细菌经过8小时,可繁殖超过1600倍,不小心迸溅的油污、汗渍、血污,都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皮肤发红发痒等症状。



而有了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也不劳烦你去担心用量,只要一颗就能搞定各种污渍,去除细菌滋生的温床。经权威机构研究表明除非有特殊消杀需求的医护等特殊人员衣物,凝珠完全能满足大家日常衣物的清洁需求。


并且,跟普通洗衣液不同,经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洗完之后的衣服并不会发干发硬,而是自然柔软——这多亏了其中添加的柔软剂成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就是它先进的速溶技术


即便凝珠外面有一层薄膜包裹,洗衣时也大可不必将它剪开,直接将其丢入洗衣机、再放入衣物即可。而这也并不会影响它的溶解速度,看一眼实验便知:


准备实验搅拌杯,将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和宝洁第一代凝珠放入烧杯,进行溶解速度测试。结果显示,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的完全溶解时间只需半分钟,洁净无残留,完全不用担心衣物会沾上洗衣剂。



上次的凝珠我快用完了,近期看到有优惠,就立马又安排上了。


汰渍三合一洗衣凝珠每盒18颗,现在买,两盒只要89.9元,一颗就能洗净一桶衣服(6-14件),算下来洗一件衣服只要几毛钱,而且这可是有三合一功能的——还能帮你省下买柔顺剂+护色剂的钱!


能薅到手的羊毛才是薅羊毛,别犹豫啦,靠谱的购买渠道是宝洁天猫自营旗舰店,复制下方淘口令到淘宝打开get吧~


¥lF2q1EsH9CI¥



参考文献:

[1]张娅雯,崔荣荣.东南亚娘惹服饰研究[J].服饰导刊,2014,3(03):56-60.

[2]李西熙. 清末民初的广府服饰文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

[3]高万芬. 服饰演变的历史地理学思考[D].暨南大学,2010.

[4]男士衬衫“花”起来[J].苎麻纺织科技,1994,17(Z1):46.

[5]钱静.台湾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运用研究[J].民艺,2018(04):75-78.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umeth anu / shutterstock



END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或QQ直接登录,无需注册